新型跨国公司的诞生

过度本地化可能会导致总部权力削弱,但不用担心,这反而有可能促使你的企业调整新式的管理架构

  随着美国国际钢铁集团(ISG)股东大会通过被米塔尔钢铁公司(Mittal Steel Company N.V.)并购的议案,新的全球钢铁大王诞生了,它超过欧洲的阿塞勒集团(Arcelor),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公司。米塔尔钢铁公司是一个跨国公司,在十几个国家拥有钢铁厂,但是,你知道它的母国是哪个国家吗?有舆论称它是印度的公司,可它在印度没有办公室,也没有工厂;也有舆论称,它是荷兰的公司,还有称是英国的公司,可它在英国、荷兰都没有工厂。


  再来看看全球最大的网络杀毒软件企业趋势科技(Trend Micro),它的财务总部和客户服务中心在亚洲,营销总部在美洲,行政总部在欧洲;它创办于美国,却在日本上市,但日本人股东只有1/4的股份;它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分别来自六个国家的人组成。你能判断出趋势科技公司的母国是哪个国家吗?

  至今为止,全世界绝大多数的跨国公司是有“国籍”的,或者说是有其母国的。跨国公司的母国的含义主要是:(1)公司成长国。在此诞生、成长壮大,直至走出去成为跨国公司。(2)总部所在国。公司的经营决策、财务以及若干重要链节如研究开发和生产的部分活动仍保留在此。(3)权力和利益首要国。  公司的主要所有者和管理者持该国国籍,该国是最大受益国(利润和技术)。

  如IBM,其母国就是美国,它完全符合上述三个特征。IBM 在1924年已成为美国商用机器行业的领先者,并于1924年开始在法国、德国建工厂。它的总部一直设在纽约,其高层经营决策、财务筹划和决算至今保留在美国。它的总资产中的大部分仍在美国。它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股东大多数都是美国人。它的高级经理层直到1967年才出现第一个非美国籍人士。而美国也是IBM最大受益国,包括它拥有的巨型电脑技术和产品的出口要受美国政府的控制。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程度加深,以及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本地化,无母国型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新的趋势。以下就具体分析米塔尔和趋势科技的例子。
  
    米塔尔钢铁公司

  米塔尔钢铁公司的前身LNM集团成立于1995年,注册在安的列斯群岛,创办人是定居在英国伦敦的印度移民L. 米塔尔(Lakshmi N. Mittal)。米塔尔钢铁公司主要从事钢铁产品的冶炼和加工,在15个国家拥有钢铁厂,在全球钢铁业的跨国公司中是跨国化程度最高者。

  米塔尔钢铁公司的组织结构见图1。它的管理机构设在荷兰鹿特丹和英国伦敦,但在这两国没有工厂。L. 米塔尔出生于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的诞生也与印度相关,但印度既没有米塔尔钢铁公司的工厂,也没有其他机构。前面所论述的跨国公司母国的几条特征,在米塔尔钢铁公司身上基本都没有。因此我们认为米塔尔钢铁公司是一个无母国型的跨国公司。

  1995年,LNM集团成立的当年,就开始了对前苏联、东欧国家那些亏损以至濒临破产的大型钢铁企业的并购活动。先是以4亿美元收购了哈萨克斯坦的Karmet钢铁厂。米塔尔钢铁公司争取到世界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资金上的帮助,投资7亿美元进行技术改造和管理结构的改造,使其经营成本从每吨268美元降低到114美元,年产量从40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较高档次的产品产量也增加一倍。其产品几乎全部出口:中国35%,俄国25%,伊朗15%。接下来是2001年对产能500万吨钢的罗马尼亚Sides钢铁厂的收购。再一个是2003年初收购捷克的Nova钢铁厂(年产能300万吨钢)。这段时间里,LNM集团还收购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家钢铁企业。

  1997年,为了资金上的需要,L. 米塔尔把集团内除了前苏联、东欧地区以外的企业单独组成Ispat International公司,在美国纽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上市。由此形成了前面图1中LNM


集团的基本结构。

  1998年,LNM集团收购了美国第四大钢铁企业Inland公司(年产能600万吨钢)。这项收购由于借款额大和负担高额退休金支付等因素,被国际同行们评论为是该集团至今为止最差的一项收购。

  2004年底,L. 米塔尔把伊斯帕特国际与他的私人控股公司LNM合并,组成米塔尔钢铁公司(Mittal Steel Company N.V.)。

  米塔尔钢铁公司通过收购和重组而成长的步伐还没有放慢,2004年完成了对波兰PHS钢铁企业、马其顿Balkan钢厂设备、波黑泽尼察钢铁公司的收购,以及对乌克兰KRMS的重组。2005年完成了对美国国际钢铁集团的并购;此外, 米塔尔钢铁公司在已成为中国钢材最大供应商的基础上, 2005年7月14日,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华菱管线公司向其出售37%股份的交易。

  从米塔尔钢铁公司的产生和成长中,可以清楚地看到1980年代开始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巨大推动力。先从米塔尔钢铁公司所处的钢铁行业来看,直到 1970年代,在人类的各种经济行业中,钢铁行业属于跨国化程度非常低的行业。进入1980年代,才逐渐提高跨国化程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于世纪之交产生了一批像阿塞洛集团、米塔尔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等跨国化程度非常高的钢铁业跨国公司。

  米塔尔钢铁公司之所以在上述大背景下成为跨国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也有许多必然的因素,这些因素集中于米塔尔钢铁公司的创立者L. 米塔尔身上。L.米塔尔19岁就开始帮助父亲管理一家发展中国家的私营钢铁企业,这使他在很年轻时就成为精通钢铁企业低成本的“行家”。他26岁时生平第一次单独管理一家钢铁企业,就是在异国他乡的跨国管理活动,这种锻炼又使他很快成为跨国管理的专家。1989年开始接二连三的并购案,把他培养成跨国并购高手。印度的双语教育,使L. 米塔尔很早就掌握了国际商务界的通用语言——英语;他的印度钢铁业的出身,又


使米塔尔钢铁公司可以很容易地招聘到一批专业和英语不亚于国际行业水平,但薪金可以低于国际行业水平的中高层经理人员。1995年,L.  米塔尔迁居英国伦敦,则使他身处国际金融中心,为米塔尔钢铁公司的大规模并购创造最佳区位优势。

    趋势科技

  米塔尔钢铁公司是在传统的大烟筒行业中诞生的无母国型跨国公司,我们再来看看新兴的IT行业中的案例。趋势科技成立于1988年,是张明正等人用5000美元在美国洛杉矶创办的。趋势科技公司以杀电脑病毒软件起家,目前是网络防毒软件及服务领域全球第一的公司。2004年,趋势科技公司的销售额为5.87亿美元,净利润为1.5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29%和72%。其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客户是企业(占78%)而非个人用户,所以大众消费者并不知晓它。

  趋势科技公司是个多总部的跨国公司,公司的财务总部放在日本东京,其全球营销总部设在美国硅谷,研发中心设在中国的台北和南京,全球客户服务中心设在菲律宾的马尼拉,行政总部则设在爱尔兰。趋势科技公司1998年8月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但其日本股东只占25%的股权,在美国、中国、欧洲各地都有很多股东,股份非常分散。趋势科技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由来自六个国家的13位高管组成的。很显然,趋势科技公司也是一家无母国型跨国公司。趋势科技公司1999年又在美国NASDAQ上市后,经常有些媒体或客户问道: 趋势科技是哪个国家的公司?趋势科技公司的职员总是回答:“我们是无国籍公司!”

  趋势科技公司发展成为一家无母国型跨国公司,有着一定程度的行业“优势”:因为电脑病毒本来就是超国界的,耶路撒冷的病毒对伊斯兰教世界、基督都世界、佛教世界都一视同仁。红色警戒病毒一旦发功,从美国到俄罗斯同受灾殃,疾风病毒只花了不到十分钟就毁掉了全球几万台服务器。既然所要对抗的是超越国界的邪恶,当然就得有超越国界的组织才能战胜。如果只把组织单一设在亚


洲、美洲或欧洲,当某个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爆发时,全世界总有几个洲好梦正酣,如何来得及应变?因为防毒这个行业的特性,因此趋势科技公司组织架构一开始就是全球架构。

  而互联网等IT技术的进步,则是促成这种超国界企业崛起的技术基础。为了超越各国之间的时差与文化,无时无刻不要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视频会议进行沟通,营运管理有如虚拟的电脑网络。这样不断地累积经验,有朝一日必然能够进而整合全球营运网络,变成新型的企业典范。

  无母国型跨国公司的演变

  人类社会产生跨国公司,一般认为是在19世纪中期,当然都是有母国型的,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又产生了无母国型跨国公司。无母国型跨国公司的产生不是突然的,而是逐渐演变的。我们可以观察到演变过程有以下几种形态。

  (1)单母国型跨国公司。这是跨国公司的原始形态,至今为止仍占统治地位。

  (2)双母国型跨国公司。这种形态产生于20世纪初期,典型代表是英荷壳牌石油公司(Shell),    1907年由英国壳牌运输贸易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合并而成,成立后一直保持着双总部格局。
1929年由英国的莱佛兄弟公司与荷兰的人造黄油尤尼公司合并而成的联合利华公司(Unilever),是另一个典型的双母国型跨国公司,这家公司也是分别在英国和荷兰各有一个总部,该公司的利润是由英荷双方平分。

  (3)多母国型跨国公司。这种形态产生于20世纪后期,典型代表是当今全球最大的家俱生产与零售厂商宜家集团(IKEA)。宜家由I. 坎普拉德(Kamprad)在1943年创办于瑞典,它在瑞典成长壮大并跨出国界。I. 坎普拉德有一个信念,就是使宜家“成为一个独立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宜家集团逐渐形成了图2的结构:主要的所有者定居在瑞士,控股的基金会注册在荷兰,高层管理机构分处丹麦、比利时等地,瑞典只剩下少量工厂、一批连锁店和一


个二级管理公司。其实,宜家集团离无母国型跨国公司也就差那么一点点了。

  (4)无母国型跨国公司。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产生的新形态。关于跨国公司的名称争论——发达国家的学者们偏爱使用 “Multinational”(多国公司);而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们认为应该使用“Transnational”,强调在一个母国里的公司跨到其它国家活动的性质——应该说确实关系到跨国公司的母国问题。

  随着19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包括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蓬勃成长,及跨国公司与其母国利益冲突的逐渐增加,人们对跨国公司母国问题的原有的关注点已经减弱或转移。世纪之交跨国公司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当地化,无论美国的、欧洲的跨国公司,以至日本的跨国公司都在努力着比竞争对手更当地化。当地化的直接含义是跨国公司尽最大可能与当地的政府和民众利益保持一致;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一种可称之为“去母国化”(减少母国性)的行为。道理很明白:跨国公司的增加当地性是必须以减少母国性为代价的,虽然它们并不一定是完全对等的关系。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必然产生大量“弱”母国型以至无母国型的跨国公司。

  因此,虽然米塔尔钢铁公司和趋势科技公司这些无母国型跨国公司的产生似乎有点偶然性,但它们代表了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这种新的经济形态的发展,对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会产生什么影响,应该是人们予以关注和研究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