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开发的构思点子 上

《一》构思的来源

  进行新产品构思是新产品开发的首要阶段。构思是创造性思维,即对新产品进行设想或创意的过程。缺乏好的新产品构思已成为许多行业新产品开发的瓶颈。一个好的新产品构思是新产品开发成功关键。企业通常可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寻找新产品构思的来源。

  (一)公司内部人员

  公司内部人员包括公司的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市场营销部门以及包装,维修等从属于公司内部的部门人员。这些人员与产品的直接接触程度各不相同,但他们总的共同点便是都熟悉公司业务的某一或某几方面。对公司提供的产品较外人有更多的了解与关注,因而往往能针对产品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或创新产品的构思。在公司的这些内部人员中,除研究开发部门外,销售人员和高层管理部门的人员是新产品构思极为重要与广泛的来源。

  1.研究开发部门。研究开发部门是新产品构思最重要的内容来源。美国统计资料显示,所有的新产品构思中,88%来自于企业内部,而其中60%来自于企业研究开发部门。新产品开发研制过程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企业研究开发部门的任务便是积极的且有计划的致力于上述三种研究,积累成果并不断产生各种新的构思,从而开发出既畅销又能获利的新产品。可以说,研究开发部门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新产品构思。而且,不管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何如,新产品开发工作的启动、前进、维持直至最后成功完成,无论哪个环节都离不开研究开发部门人员的参与与努力。

  2.销售人员。销售人员经常与消费者(用户)打交道,尤其是当产品技术性较强,操作较复杂,需要销售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时,销售人员与消费者的关系更为密切。比如,机器设备等工业品生产企业,以及高科技产品企业,销售人员为了更好地售出产品,需要与用户保持紧密的联系,熟悉用户的使用要求,并应及时收集用户对产品的意见,主动询问并探求用户对该产品有哪些新的需求。这些与产品相关的信息收集,使得销售


人员的头脑里蕴藏有许多符合用户实际需要的新产品构思及对现有产品的改进性设想,这些想法往往会为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指明方向。

  3.高层管理部门。高层管理部门在审查与调整企业总体经营战略时,可能会出于下面的情况而得到有关新产品开发的构思。

  (1)打算对企业现有产品线和产品组合作出延长、加深或其它调整,以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时,可能构思出新产品的设想,至少,也会对新产品的范围与性能构架规定一个合适的范围或方向。譬如,洗发水公司开发出专供婴幼儿使用的刺激性较弱的洗发水,以及玩具厂拟生产专供银发一族使用的更具智力性也更安静的老年玩具。

  (2)在对原有但未执行或已废弃的产品计划的重新审查中发现新产品构思。如通过再度审查产品计划如设计,包装,材料,销售渠道等,可发现新产品构想。

  (3)为节约成本和更有效的使用原料,检查生产工艺过程以寻求生产副产品的可能性,从而发现新产品设想。

  4.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职工。企业职工相对他人而言,对本企业产品的性能优缺点最为关注,这直接影响他们自身的经济利益。发动全体职工都来构思新产品常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调动全体职工的创新心理可以采用雇员建议制度,欢迎每名雇员提出自己的设想。还可以安排一名“构思协调员”,负责在雇员中进行协调,鼓励雇员创新并搜集他们新的构思。

  (二)、企业外部

  1。顾客。顾客是新产品构思最丰富的来源。顾客在使用企业产品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到产品的方便与不便之处,并针对这些不便产生关于产品改进或进行相关产品系列扩展的需求。研究证明,大量工业品的新产品构思起源于用户。许多构思搜索者认为,要找到最理想的产品构思,通过向顾客询问现行产品的问题来获得。来自于顾客的产品构思通常不包括完整的产品概念,只是包含了产品概念的三个主要方面(需求、形式、技术),但也正是这些不完整的构思,成为点燃新产品构


思之源的火花。收集顾客的构思通常可采用用户调查、投射测试、函询、座谈等形式以创造消费者表达意见的机会。此外,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如顾客在使用产品时萌生的抱怨也常能激发相关人员新产品构思的灵感。

  2。中间商。不同行业的经纪人、推销员、分销商、批发商及零售商都可能成为新产品设想的较好来源,他们提供的有关新产品构思对企业也常具较高价值。这些中间商熟悉市场需求,清楚现有产品的缺陷,且许多中间商因为已成为消费者直接的产品使用顾问,他们提出的建议也因而具备较高的开发价值。

  3。竞争对手。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从而改进企业现有的产品,是新产品构思来源的一条重要途径,竞争者的新产品可能是本公司跳跃式或附加型新产品构思的间接来源。企业可以建立正式程序来获取有关竞争对手新产品的情况,这种程序包括在交易中有意识的收集即将上市的新产品的信息及上市后对产品性能与销售情况的分析。列夫在1978年提出了一种具有五个步骤的方法:
(1)购买存在竞争性的产品——要最新的;
(2)逐一拆解产品,每一个螺帽、每一个螺钉、每一个结合部,得到基本部件;
(3)反向设计产品 在拆解产品的时候,要绘出图纸、列出零件清单、以及研制制造方法;
(4)建立成本利用能够获得的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和间接费用,精确地估算竞争对手为制造该产品而花费的资金。
(5)确定规模经济在已知和预测生产过程,并且结合销售价格的条件下,估算竞争对手的利润。
 4.企业外的研究和发明人员。这些人员广泛存在于发明家学校、发明家评议会、商务管理部门、商标局和专利局、国家的企业性援助计划组、大学的研究与创新中心等。这些人员的创新构思一般是直接针对本企业产品作出但他们的创新程度很高,常常可以从中得到改进或创新企业产品的某一或某几方面的灵感。

  5。咨询公司。原先咨询公司多负责企业管理咨询方面的工作,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已参与到新产品构思工作中


来,且一些咨询公司还相当专业化,甚至专门设立了新产品构思部门,并将产生的构思作为其直接产品之一。

  6。营销调研公司。营销调研公司接受客户委托,调查消费者的需求状况,往往会无意中发现一些企业未注意到的市场机会,从而引发新产品构思。不过这些营销调研公司一般不会直接把他们发现的市场机会提供给代理人,而是需要代理人付出一定报酬。

  《二》新产品构思的方法

  (一)。属性分析

  属性分析是指将企业某种新产品的属性一一列出,然后寻求改进每一种属性的方法,从而改良这种产品。不同类型的属性产生不同的属性分析方法。

  1.多方面分析

  所有能够影响产品的销售状况、增加市场需求的产品属性及其附加属性,都可能成为产品创新的构思来源点。例如,新的产品材料、新的产品功能、新的产品用途、新的产品质量、新的制造技术、新的产品外观、新的产品商标、新的产品包装、新的产品形象等等,都可能引起产品特征及其市场变化,这种属性的简单罗列往往是激发新产品开发人员创造性思想的火花来源,它对于企业进行年终产品系列审查尤为有效。

  2.功能分析

  产品功能是一种重要的产品要素,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产品功能或用途,一种产品的功能和用途,就是这种产品的使用价值,它是决定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新产品构思时,只要能够使一种产品具有新的功能或用途,或作用一种产品功能的完好度不同(如电视机有黑白与彩色、普通与高清晰度之分)或使同一种产品用途范围的宽窄不同(如载货吨位不同的货车及载客人数不同的客车等),就意味着实现了产品创新。

  实现产品功能创新的方式有三种:增加现有产品功能;减少现有产品功能;改变现有产品功能的市场定位(如将视为交通工具的自行车的功能定义为竞赛、娱乐)。

  3.功效分析

  功效与功能是相区别的,如骑行、降速、拐弯等是自行车的功能,而运输、娱乐、锻炼、刺


激性等则为自行车的功效。在功效分析时,消费者或用户把被研究产品的所有功效罗列出来,希望能从中发现尚未意识到的功效和未预计的功效缺损。功效分析的方法常具有较强的建设性,特别有利于新产品开发人员更多更深地到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差异分析

  差异分析研究的是各种产品的属性带给消费者的不同感受,进行这种分析能确定各种产品间的差异。

  第一。描述性差异。对螺丝刀的属性描述可以有“小头、长而细的螺丝刀”也可以有“大头、粗而短的螺丝刀”这就是不同螺丝刀属性上的差异。研究者会注意到没有“长而粗都是小头的螺丝刀”,对此的解释很简单,因为小头的螺丝刀不需要一个粗柄来施加大的力,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就确定了一个差异,但这种结果却没什么价值。

  第二。决定性差异。产品属性可分为产品不同的属性和产品相同的属性,或着对用户重要的属性或对用户不重要的属性。

  上述属性中同为“不同的”和“对用户很重要”这两栏的属性即构成产品的决定性属性。决定性属性是新产品构思的重要参数。

  第三。感受性差异。这种分析方法要求用户来决定产品属性,包括他们认为产品有哪些属性以及每个产品的级别,通常采用集中小组法和个别交谈法的形式进行,第一步要求罗列出各类产品的属性;第二步通过研究者的判断和因素分析中的一些统计技术将属性清单减少到可以处理的程度;第三步为将这些减少了的属性清单发给消费者代表,让他们对目前的产品评分,感受性差异分析方法能带来高度的创造性,并且,将消费者代表的评分平均化以后所得到的绘图数据有助于在新产品构思形成过程中很有用的感受图的绘制。

  第四。偏好性差异。偏好性数据一般从消费者那里获得,请消费者对现有产品进行排序或请他们对产品的不同属性排序,可以了解到消费者对产品或产品属性的偏好程度。例如,我们可能发现消费者很喜欢一种耐久而便宜的蓄电池,但这蓄电池还要没污染,易维修。针对这些偏好,一个新产品概念就形成了。

  除以上这些基于属性的新产品构思技法外,还有检查表,属性扩展、系统分析独特性能、分级设计、缺点分析方法等构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