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中小报刊快速制胜之道

整合营销:中小报刊快速制胜之道
传媒简介:《智囊·财经报道》是一本全国公开发行的财经类杂志。全书以报道财经动态、传播经营管理知识、研究企业方法为主要内容。追求权威、专业、实用的精神,风格厚重、锐利。是一本富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杂志。自创刊以来,发展迅速,精品稿件层出不穷,常被国内各大报刊、网站转载报道,市场影响力不断攀升;现已形成一支反应迅速、富于创新精神的采编团队和稳定、权威的作者群和顾问群。


传媒网址:
杂志运营的开放结构


问:请先谈谈《智囊》杂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答:这本杂志的发展道路很有意思。最早是讲军事谋略的,比如三十六计之类的东西,所以才有“智囊”这个名字。后来,根据市场变化转型做经济类刊物。实际上,就目前国内杂志发展状况而言,军事类杂志还是比较热门的。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运作,能作什么、擅长做什么都要清楚。


以后的发展思路是按集团化方向设计,即把“智囊”作为主品牌,延伸出财经报道、军事报道、体育报道、文化报道等子刊物。如果研究下一些企业的发展史,可以为杂志的品牌延伸战略找到依据,类似的作法国内同行也在实施。


问:杂志业竞争日趋积累,突出表现之一即定位趋同,要想在竞争中快速突围,难度很大。那么,您认为关键靠什么?


答:定位问题注重一个巧,这个巧很简单,但往往是密不外传。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但不捅你永远进不去。我不赞成很多报刊都花很多钱请调查公司来做调研,以确定定位问题。不是说不相信科学数字,而是在这个行业,有时候几个老报人的智慧可能比几百万的咨询费更管用。


报刊现在都重视经济效益,我们试着推理一下。大部分财经类报刊盈利的关键在于广告而不在于发行。那么谁会来投放广告?是企业、或者有发布推广需求的人。是不是所有企业都会做广告?不是,而且我们也不能指望把所有的企业都拉进来。那么,怎知道谁有广告需求?去看看中央电视台吧。看上一晚


上、大致一分类,什么都明白了。广告主找到了,那么杂志就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方向、文章的品味、思想性能不能影响、打动这些企业。不过,企业也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你去打动企业里面的什么人?打工仔?白领?技术人员?总经理?想想企业里面谁能影响广告投放?这些人有哪些需求?把这个找准了,在文章上有意识地靠拢、投其所好,广告就很好运作了。


问:目前,国内杂志市场上财经类杂志比较活跃,《财经》、《新财经》、《新财富》、《销售与市场》、《中国企业家》等,各自又做了细分。《智囊·财经报道》“侧重企业研究、传播经营知识”的定位有自己的特色,但要进行真正的差异竞争,巩固和扩大市场的底盘,同样有相当的难度。《智囊·财经报道》有那些竞争对手?如何评价自己与其他类似杂志的区别、优势和劣势?


答:你说的这个定位是从我们的介绍材料上看到的。关于定位,每个报刊都有独特的想法,但实际定位和宣传定位有点区别,宣传手册上的定位主要讲理想,是个大方向。比如我们看到一些都市报的广告语:“给大家最好的新闻”,这只是口号而已。而真正的定位有可能密不示人,或者只限于内部人知道。


那么,你怎么识别客套话和真话呢?有经验的传媒人大多是从读者那里着手研究。什么人最爱看这本杂志?这本杂志到底满足了这些读者的什么需求?这样分析出来的定位才是比较真实的。定位问题一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向探索,正面就是自己先确定,然后找读者和广告主。反面就是先找读者和广告主,在根据他们的喜好给自己定位。


关于竞争对手,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一个是要保密,二是我们跟别人有所不同。同样有企业案例的栏目,我们和《销售与市场》截然不同,他们重理论,我们重实地采访和深度报道,各有特色;同样是财经杂志,《财经》可以做《白宫换将》这样的题目,我们则不会,我们会把眼光放在国内企业界最关心、最想知道的事情上。


至于我们的劣势很明显:比如地域问题、信息渠道问题等等


。优势也有不少,如员工团结勤奋。以我们现在的规模和实力,优势还是少讲为宜,稳妥低调一些有利于长期发展。杂志是一个长线项目,多发行一期,读者总量就能增加一点,影响力也能增加一点,但这个过程也许会比较漫长。所以,一定要能耐得住寂寞。一篇稿子名动京华、洛阳纸贵的事情也有,但大部分时间是一个持久战,要拼硬功夫。


问:说到地域,不少读者认为,传媒的成功与否于其所处的城市经济发达成都密切相关。《智囊·财经报道》是一本财经杂志,却没有在沿海几个发达城市做,而“偏居”西安这个相对并不发达的城市。您如何看待这种地域位置对杂志经营的影响?


答:我不主张过分强调外部条件,比如地域问题,有人说搞财经杂志只能在京广沪三地才有土壤,其他地方基础条件不好,这话既对也不对。偏僻的地方也许信息落后点,但整体成本也低一些。西安的人才力量比较雄厚,相对而言,人员素质较高,不那么浮躁。当然,必须承认地域问题会影响杂志发展,但这不是大问题。假如站在西安、只看西安,肯定是做不大;假如站在西安、看着全国,就不一样了。


我们的计划中,有一种“开放式企业结构”的设想:将来编印中心仍放在西安,经营中心放在广州,新闻中心放在北京。如果再进一步需要资本运营,那么放到上海。在各地多采用记者站、办事处、特约记者形式,这样,成本低、效率高,形成一种开放式企业结构。这种形式其实一些跨国大企业早就在实行,比如耐克:设计也许在纽约,制作也许在越南,包装也许在巴黎,但销售可能在中国,这并不影响人家的效率。


杂志营销的整合理念


问:《智囊财经·报道》的发展轨迹某种程度上跟商业社会的塑造和重新启动有关。80年代末和90年代曾经泛起的点子时代,是其中一个阶段的见证和象征。现在的市场环境大大改变了,杂志同时也面临者转轨。能否结合大环境的变化,谈谈杂志本身营销策略的转型?


答:这个问题,涉及商业机密。98、99年营销、策划这些


行业很热门,我们这方面的文章也很多,当时的十大策划人之类的和我们都很熟悉。后来,我们方向慢慢调整了。上海有个著名的策划大师说,你们胡搞啊,我现在都不看你们杂志了。我们是胡搞吗?你看看现在策划行业的衰落就知道了我们转型是否正确。做杂志既要专一,又要投机。投机这个词不好听,但大家想想,所有报刊追热门新闻的现象难倒不是一种投机吗?


再举个销售方面的例子。以前,我们在一些二级城市发行得很好,但没有进北京、上海市场,很多人就提意见:北京是首都、文化经济中心,一本杂志不能在北京立足能行么?起码要铺货起到宣传展示作用吧。这个观点有道理,但我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分析,当时我们力量还小,而且是黑白印刷,定位在中低层,这样进北京肯定效果不好;而上海地铁的入网费就要5万,这个帐要细算,不能人云亦云。当时。后来,随着杂志变化,我们也进北京了,把以前的一些中小城市慢慢变成二类关注地区。这是杂志根据内容、方向调整而调整发行策略的例子。


问:您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以前,您曾经认为整合营销是策划人混饭吃的玩艺,华而不实。后来,见到科龙公司负责整合营销的副总屈云波,听他谈了两次后,改变了看法,开始关注这个领域。整合营销理论从哪个方面打动和吸引了您?


答:那次在顺德仙泉山庄,屈也没吃饭,就要了一碗稀饭蹲在地上边吃边聊。他以科龙的实例分析了很多整合营销的策略。他在企业界长期厮混,很有经验,要说最打动我的,就是整合各种力量全方位营销,而不是单兵作战。就像伊拉克战争,美国人从空中、海上、地面、多兵种、多类型的进攻,这样威力自然就大。


我们一般的管理结构都是金字塔式、条块状的,要分部门、各管一摊,记者也要分线跑口,作为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这些肯定是必然的。但我们能不能分中有和,发挥团队的作用呢?这些引起了我长久的思索。后来,把第一遍卖杂志、第二遍卖读者、第三遍卖服务、第四遍卖品牌串到一起,一个符合媒体运作的


整合营销思路就慢慢形成了。


问:我们知道,国外营销学专家提出整合营销理论,也只有10多年的时间,近几年才传到国内。当前,这个理论被逐步介绍和引入到中国企业的产品营销、广告营销策略中来。您觉得,这个理论引入传媒运作,有何意义?


答:意义很大。首先是一个观念的转变,文化产品也是产品,有了商品的意识,就可以按照经营的思路去调整、转化。我们现在的学习,首先要确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学习,是为了应用而学习引入,还是仅仅为了好看。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结果呢,以人为本的那些话仅仅成为一种口号。


从单纯销售到营销到整合营销,是在不断总结经验过程中得出的精华。媒体在整合营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报刊产品,同时又是媒体,这是其他企业不具备的优势,所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我和一些企业界朋友讲到整合营销,他们有的笑着说,你那只是皮毛、差的远。我说是啊,太艰深的理论我也没有兴趣钻研,我只找对我有用的、实用的、易用的东西。叫什么名字、用什么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达到了目的。


以我的体会,把整合营销引入传媒,将会使一些报刊、尤其一些人力物力不很强大的中小规模传媒找到迅速壮大的法宝。传媒要做好,务必放下架子、开动脑子,别总认为自己是无冕之王,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要多一些产品经营的心态,要有开放眼光和心态。杂志社也有企业、公司的特性,多向企业学习,多从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中找些经验和教训,善莫大焉。


问:整合营销理论提出和实施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即产品营销从生产者主导转向消费者主导,产品市场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您是否同意,当前中国杂志也面临着类似的环境和背景?


答:同意,都是如此。国内的报刊,除了一些特殊的外,大部分都已经以读者为导向。当然,有做的好和做的不好的区别。这里面需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以读者为导向、服从市场规律、重视经营;另一方面,不能忘记我们的宣传阵地作用,也不


能一味迎合。


说到环境,有人拿出全球的数据说中国人均拥有报刊量还很低,比不上一些发达国家,市场潜力还很大;又有人说中国报刊太多太滥,规模太小,还应整合压缩。这些都有道理。以动态的眼光看,现在的资讯发达,尤其是电视、网络的普及对传统纸煤的影响很大,竞争的压力也很大,在大多数领域里,已经形成买方市场。江苏某地一块钱四张报纸、加起来200多个版,由此,竞争激烈、买方市场可见一斑。


问:整合的关键是对资源的优化,包括对传媒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整合,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那么,传媒如何进行整合营销?传媒整合营销有哪几个阶段?


答:很多单位都有各管一摊的本位主义现象。要把自己那一摊事做到最好也很好,但实际上没有人可以独自成功,都需要支援和配合。有人说只要请到名记,能写出震撼性稿件就好,如果这个名记离开怎么办,或者这个名记最近状态不好怎么办?过分倚重单一人员和单一部门都含有很大的风险。假如我们不是靠名记,而是靠一个特稿组,就可以长期、稳定地出好稿。


传媒进行整合营销,首先是思想上的完全认同,否则只是走形式;然后,才是部门间的整合:比如,编辑部、记者部、特稿部、新闻中心、美编、办事处、记者站、特约记者可否归到一个采编系统下统一平衡管理?发行部、广告部、出版部、活动部、策划部、宣传部是不是可以统一到一个经营系统下?这些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三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广告部觉得家电类广告市场要开拓,可以要求采编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与之接近、容易产生共鸣的稿件,发行部可以酌情加大广东、山东、江苏这些家电大省的铺货,宣传部门可以在当地适当投放广告或者交换广告。这样四面出击,效果肯定好于单兵作战。


从阶段上讲,比较实用的做法是:初级阶段把采编、发行、广告、宣传四位一体,中级阶段要考虑加上品牌塑造及传播,高级阶段要加上资本运营。详情暂不多谈。


整合营销的“精确制导法”



问:您曾经把这种传媒整合营销策略概括成“精确制导法”。能否举点例子,说明这种“精确制导法”的实践和效果。


答:好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每年两届的糖酒会4月底在成都举行,糖酒行业的厂家和经销商居多,客商云集、商机无限。如果杂志计划抓住这个会议推广自己,提高知名度、扩大经营收益。怎样开展推广活动来达到目的呢?简单操作地话,做广告、促销效果肯定不好,而且投入也大。


那么,我们假设用初级整合营销的思路去处理,就可能事半功倍:


1、迅速搜集该地区、该次会议适合自己定位的广告客户,并分析其需求。事实上这个搜集和分析比较简单,有经验的传媒人士很快就能拿下。


2、迅速搜集该地区适合自己定位的读者资料并分析其需求,这个就稍微麻烦一点,二渠道、零售这些通路都要利用上,要有比较精确的资料。


3、针对这这两项需求先展开精确宣传攻势,比如交换广告、路牌、招贴、宣传加页、直投、赠阅、协办等等。


4、针对这次活动提前准备适合的、能引起参会者兴趣的稿件,而且要用比较大的篇幅。


5、针对这两项需求制定精确发行计划及促销方案,由于有了文章、宣传的配合,加之受众准确集中,在加一点促销技巧,很快就能造成声势。


前五项工作进行后,开始广告业务。有了全方位的出击,广告业务人员的工作就轻松多了。这样的协同作战,各部门都会有收获。如果能力许可,加上品牌的影响力借机办会、研讨、论坛、出书就更好了。俗话说一个萝卜两头切,利用一次会议,文章出名了、发行上涨了、广告增加了、影响力扩大了,这就是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法、做恰当的事。


问:传媒的整合营销,原本就是应该包含把发行、广告、资讯整合能力、人脉关系统统变现成杂志推广平台和盈利平台。这方面,要求杂志无论从内容、LOGO等视觉方面的制作、在目标读者、广告客户方面的传播、甚至行业圈和媒体圈都有一套完整的行销方案。您觉得,如何让这些


方面的因素联动起来,围绕一个核心去实行?


答:整合营销要做的好,就得要有很好的分权与集权模式,很好的沟通、协调、监督模式。有了这样的模式,加上一个好的盈利模式,中小型媒体要成长并不难。作为中小型媒体,一定要学会“噌饭”,就是要运用外部资源,要借力、要策划。要说核心,就是有一个好的盈利模式,这个模式的评判标准有三个:一是事半功倍,二是速度快且稳定,三是切实可行、符合实际。


前段时间,有个获得“中国十大策划人”的高人跟我讲,他能让我们杂志一年发行到100万:订阅的时候大作广告,告诉读者订阅全年100元,但年底把这100 元全部返还,这样就等于白送给读者,读者订阅肯定猛增。我问,年底拿什么还给读者?他说先把钱圈到手,去做私募集金,然后,发行量大了广告相应也会多点。年底再收下一年的钱,收到再还上一年的,这样滚雪球。我说你这也许会成功,但牟其中之类前车之鉴太多,这不是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式。


相反,借助外部力量,就是一个很好的、长期可行的办法。一般的财经记者,大都是20多岁的小伙子,以自身的社会经验、专业知识、眼光眼界以及对企业运作的熟悉程度,都不足以写出深度报道。那怎么办?借助外部力量。如果有“线人”提供新闻线索,有专业人士帮助分析,有权威人士进行指导,要搞出有影响力的稿件就不难。假如全靠记者自己去修炼、学习,要成为全才是个漫长的过程,很不经济。


问:杂志的整合营销,不仅包括对杂志发行、广告的营销,也包括对内容、产品的营销。在整合营销视野下,杂志内容也是营销的重要组成。请谈谈对杂志内容整合策略的看法。


答:内容的整合也有窍门。大部分的报刊在栏目设置上都有问题,问题出在没有了解读者需求,往往在设置上主观臆断、或者模仿。财经类杂志的一般分析,就是读者大多是白领、高层,爱看重大决策、深度报道、行业资讯。但你只看到白领们作为职业人的一种需求,白领也是人,除了工作还需要生活、


感情、精神上的升华和宣泄。看到这点,栏目设置就可以调整一些,增加文化、精神享受方面的东西。一本书,穿着西装可以看,转着拖鞋喝咖啡时


也能看时,那就厉害了。低端的总是从资讯、信息上吸引读者,中端的会从方法、技巧上吸引读者,而高端的会从精神上打动读者。能从内容上体现精神和追求,那是比较高的境界。


向企业学习经营


问:虽然比较国外的经验看,中国杂志业的广告增长潜力非常巨大,然而,国内杂志整体看来活得并不轻松。许多号称上10万乃至20万发行的杂志,据悉,真实的发行量不超过5万。您如何评价《智囊财经·报道》的发行经营?


答:说老实话,我不把发行作为重点。不是说发行不重要,而是这和盈利模式有关。前两天,西安杂志界座谈。一个大刊的领导说,我现在不能再涨量了,印刷成本在那放着,印量大了,广告费不能大幅增长就会出现利润下滑。这是实情,涉及平衡点的问题。对大多数杂志来说,发行很重要。我们在做一个小众杂志,我不能也不想影响所有人,只要影响到我想要影响的人就好了,不能指望把所有的读者都拉进来。只要在我的目标读者中获得好评、赢得声誉就成功了。这是专业类和大众类杂志的最大区别。


问:最近,我们发现,“智囊财经报道”(http://b195546.xici.net)在西祠胡同的论坛版块人气上升至新闻人讨论组第二名,直逼另外一个知名传媒论坛“记者的家”。此外,智囊杂志有自己的网站,论坛的人气也不错,在中国营销传播网上还有个固定的专栏。越来越多的杂志通过设立网站或开设论坛的形式,进行网络传播和品牌营销,和受众之间进行沟通、互动。《智囊财经·报道》在这方面怎么努力,有何效果?


答:这两个论坛我都当版主,但不太干活,只删贴。而且,现在也很少动笔了。沟通、互动、传播对于媒体是很重要的。我们很早就尝试过这条路,的确有用,可惜很多报刊总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宣传媒体,不用再去广而告之,其实这种


想法非常错误。以前,一个很有名的企业家跟我说,不懂得宣传的企业是最笨的,不懂得利用媒体的就活不好。


宣传有很多技巧,网络是一种费用低、传播快的方式。如果你的杂志发行10万册,传阅率为3,就意味着一期有30万人能看到;但假如你的重点文章能在新浪首页头条出现,你知道一天的点击率会有多少?这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问:一些尝试整合营销的报纸或杂志,在广告经营上,愈发重视对传媒资源的整合利用、调配,对广告客户的精心服务,甚至对广告策划的亲自参与。由此,导致传媒广告服务的内涵由单纯广告售卖服务转变成广告营销服务。这种转变是否会将传媒广告经营引入“歧途”?


答:我不认为是歧途,而是很好的尝试。上面说到的四次销售:第一遍卖杂志、第二遍卖读者、第三遍卖服务、第四遍卖品牌就很好。海尔卖什么?先卖冰箱、再卖服务、三买品牌、四卖文化。假如思维只是单一的停留在卖杂志上,这样的主编还得早点去进修。你要有榨干每一位读者的想法:想办法让他买你的杂志、喜欢看你的文章,看后还会产生很好的感觉、还能很认同你,才从而能够长期购买、不断与你沟通、向你提供信息,热爱你、给你支持、给你帮助。也许一下子达不到,但起码要有想法,要一步步去做。


问:您觉得,做杂志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答:眼界。做一万元的生意和作1亿元生意的人的眼光、思维、处世方法截然不同,如果能站在更高地方、学习更多的经验,尤其是多从企业中学习优秀的经营管理思路,对于报刊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向企业学习”是我近两年提的最多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