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要细到什么程度?

成本核算要细到什么程度?
在中国实施ERP,特别是有悠久传统的本土企业,或者是有几十年的会计经验者管理的企业,实际成本通常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不清楚“标准成本”这个概念是否是从国外传来的,还是说,中国自己也发明了类似的概念,我印象中是,中国有“计划成本”这一说法。
在成本教材中,也有涉及标准成本,或者说计划成本的章节,阐述了将标准成本转为实际成本的方法。公式是蛮简单的。
首先,计算出材料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差异率;
其次,根据产成品领用的材料数量或金额,利用差异率,将差异结转至产品,将产成品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公式虽然简单,但应用起来,却可以相当复杂。原因在于,没有明文规定,这个差异率是按材料大类计算、每一种具体的材料计算、每一种材料不同的批次计算;分配时,是当期所有产品使用同一个差异率,还是要根据每一种产成品所实际消耗的材料来分配。既然没有明文规定,那么,管理者的想法就成了规章。
有的企业,要求对每一种具体的材料、记录其每一批的真实采购成本;对于产成品,要统计其使用了哪个批次的哪些材料,甚至要算到每一个(序列号)产成品使用了多少材料,计算出每一个(序列号)产成品的“实际成本”。
他们常说:
“我手工都能算,为什么你的计算机程序不能算?”
“我的材料每天的采购成本波动都很大,不能按期间平均处理”。
“不清楚每一个(序列号)产成品的实际成本,我如何考核利润?”
按理说,手工能算的,计算机不可能不能算。但问题在于,手工计算时,在某些环节,实际上是取巧的,并不那么100%精确,而且EXCEL的数据记录也比较方便。到计算机时,ERP不只是一个成本计算模块,要将所有生产相关事务,100%准确、及时地录入系统,而这个工作量又成了他们抱怨的对象。源头数据录入不准确,计算机结果自然不准确。
还有一点,他们会把计算机的结果与手工结果进行对比,并且是拿手工结果作为标准。如果手工结果是“真实
”的95%,计算机的结果“98%真实”就成了不正确的。
当一个企业产成品达几十种、月产品几十万台的时候,谁能检查并确认手工结果是否真的准确呢?
 
还是先抛下这个争执吧,另一个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这么明细的实际成本信息?
考核利润?除了产品是大型项目(如电站)的企业外,通常的企业,好象没有按单品核算利润的必要。
报价?好象有些道理,价格毕竟要在真实成本上加一定的利润嘛。可是,通常的企业,有按单品报价的需求吗?
成本控制?好象更应该直接去分析材料采购成本、车间材料损耗。
想啊想,还真就想出一些需要精细核算成本的情况。
 
第一种是建筑施工企业。企业同时承建多个建筑物,施工周期长,钢筋、水泥等在各个建筑物(不同的产成品)上都用得到。如果甲方要求材料费部分按实际采购金额付费,那么,不同批次采购来的钢筋,就要保持其各个批次的真实成本。
第二种:手工艺品,特别是出自大师之手、绝对供不应求的产品,自然,产量也是很少的。两件同样的琉璃,材料、制作工艺都一样,按理说卖价也应该一样。可如果它们是订制的,第一件用的材料便宜,第二件晚了几天,材料上涨了,就要分别计算成本,使用不同的售价。你第二个买家想不通,你不要,想要的人排着长队呢。
第三种:生产组之间的竞赛。好象多年前,国内有些地方有这种生产竞赛。几个相对独立的生产组,生产相同的产品,看谁的成本价。这种情况下,各小组自己买材料、自己组织生产。材料及产成品自然也要按批次(至少是按小组)核算成本。
 
再想,想不出来了。
那么,不属于上述范围的企业,将成本核算至单品,全都有实际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