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未来:企业创新永远没有终点

成就未来:企业创新永远没有终点
 
要做百年企业,就必须具有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要构筑核心竞争力的群体,就要注重品牌、制造优势和网络。与一般技术不同,作为核心技术必须经过自主创新才能获得和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本文来自精品培训邓正红专栏)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成就未来,创新没有终点站,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企业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燕山石化投产36年来,特别是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从初期只有3套炼油装置、原油加工能力250万吨/年的单一炼油企业,发展成为目前拥有主要生产装置88套、辅助生产(本文来自精品培训邓正红专栏)装置71套、原油加工能力8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71万吨/年的炼化一体的大型联合企业,这得力于燕山石化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燕山石化自主创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燕山石化开展了顺丁橡胶攻关会战,成功开发了顺丁橡胶工艺技术,并自行设计施工,建成了我国第一套万吨级顺丁橡胶生产装置。该装置(本文来自精品培训邓正红专栏)成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套大型化工装置。1983年,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从1975年开始,燕山石化组织丁苯热塑性弹性体(SBS)的开发攻关,于1983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苯热塑性弹性体专有技术,并先后在内地和台湾地区实现转让。1986年该技术又成功地向意大利进行了转让,结束了我国化工成套技术只引进、不输出的历史。
  近些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燕山石化和有关单位密切合作,努力攻关,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套技术开发步伐,截(本文来自精品培训邓正红专栏)至目前,燕山石化已在1-己烯技术,锂系聚合物SBS、SSBR、LCBR成套技术,MTBE裂解制异丁烯技术,全大庆减压渣
油催化裂化技术,分子筛液相烃化制异丙苯技术,热泵回收低温位热源技术等自主开发方面也保持了领先水平,有些技术已经成功转让。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燕山石化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1973年,燕山石化引进我国第一套30万吨/年乙烯及其配套装置,于1976年建成投产,树起了我国现代石化工业的里程碑。此后在很长时期燕山石化乙烯生产能力一直居国内首位,但他们并没有满足自我,固步自封,而是抓住时机对装置进行扩能改造。1994年9月,完成第一轮改造,乙烯生产能力提高到45万吨/年,闯出了一条依托现有装置,通过技术改造加快企业发展的新路。2001年11月,他们又完成二(本文来自精品培训邓正红专栏)轮改造,乙烯生产能力提高到71万吨/年,实际产量可超过80万吨/年,使燕山石化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商。在改造过程中,燕山石化还注重对引进技术的国产化研究,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特别是10万吨/年大型裂解炉技术和高压套管反应器、冷箱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他们将采用自主创新技术进行第三轮乙烯改造。
  燕山石化在引进的几十套大型石化装置中,已经对90%以上的装置进行了系统改造,不断消除瓶颈,优化技术。以丁基橡胶装置为例,因丁基橡胶产品具有优良的气密性和耐老化性,在汽车内胎、医用材料等领域被(本文来自精品培训邓正红专栏)大量使用,市场需求十分旺盛,而国际上拜耳等公司对丁基橡胶生产技术进行全面封锁。为了填补国内丁基橡胶生产空白,燕山石化引进了意大利PI公司3万吨/年丁基橡胶生产技术。由于该技术当时没有工业化装置和示范工厂,在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许多难题。燕山石化经过两年多刻苦攻关,实现了工艺技术的二次创新,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基橡胶生产新工艺,使装置运行周期延长了3倍,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2005年实现利润近4亿元。
  在生产实
践中,燕山石化为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建立产品优势,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挥产学研联合优势,对引进装置在工艺、设备等方面进行逐步改造和完善,不断优化调整产品结构,使绝大部分引进装置的产品结构与引进之初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保持了燕山牌产品的竞争优势。“十五”期间,燕山石化合成树脂产品专用料比例由2000(本文来自精品培训邓正红专栏)年的51%提高到2005年的69.8%。气相法聚丙烯装置引进之初,70%的产品为通用料,只有30%的产品为专用料。通过不断的开发,目前该装置专用料比例已经超过90%,其中洗衣机专用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管材专用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
  与此同时,燕山石化坚持“储备一代,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和“面向市场,面向用户,面向生产”开发新产品的宗旨,产、销、研密切结合,努力开发市场需求的专用料,逐步形成了燕化的产品特色。他们先后开(本文来自精品培训邓正红专栏)发生产了聚丙烯洗衣机料、管材料、汽车料、聚乙烯电缆料、中空容器料、涂层料、功能膜料等一批合成树脂产品,成为产量大、品种全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生产基地,公司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大幅度提高。
  燕山石化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有60%以上的科技成果都实现了工业化。同时他们大胆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多项石油炼制技术,“九五”期间在国内率先实现所生产汽油无铅化,“十五”期间率先生产出相当于欧Ⅱ、欧Ⅲ排放标准的清洁汽柴油,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实现了成品油质量的跨越式升级。目前燕山石化正紧锣密鼓地进行1000万吨/年炼油系统的改扩建,预计2007年7月将向北京市场供应符合欧Ⅳ排放标准的汽柴油,进一步满足“绿色奥运”的环保要求。燕山石(本文来自精品培训邓正红专栏)化每年都安排亿元以上资金用于研究开发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升级。同时,努力在加快科研体制改革
上做文章,“十五”期间,燕山石化对内部科研机构进行了集中整合,建立了“一院一所”的科研模式,即综合性的石油化工研究开发单位——研究院和国内规模最大的从事合成树脂加工应用研究的科研单位——树脂应用研究所,从而改变了过去课题分散、人员分散的局面,提高了科研工作效率和科研资金使用效率。1994年,国家橡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也落户燕山石化。目前,燕山石化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和研发基地,跻身于世界合成橡胶生产企业先进行列。
  “十五”期间,燕山石化实施了人才培养工程,从2005年开始,按工资总额2.5%的比例提取 教育 经费。2005年底,燕山石化从事炼油化工主营业务的人员比例达到80%,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人员比例为1∶4∶9,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38%,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职工占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41.6%,具有高级以上职称以及享受政府特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532人,这些人员构成了企业科研开发的主体,为燕山石化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为鼓励科研人员自主创新,他们还制定了内部技术有偿使用与技术贸易管理办法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科研成果奖管理办法,加大科技成果转(本文来自精品培训邓正红专栏)化奖实施力度。燕山石化还十分注重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连续多年广泛开展了群众性创新创效、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成果冠名”活动。“十五”期间,燕山石化共征集合理化建议18.4万条,平均每年1.4条/人,实施率达40.6%,有7项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被冠名。普通工人左金海已获得7项专利,他发明的平衡型油气回收罩技术被冠名为“左金海油气回收罩”。
  经过不懈努力,燕山石化目前可以生产94个品种、411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其中合成树脂、合成橡胶、苯酚丙酮产(本文来自精品培训邓正红专栏)量居国内第一,率先在国内企业实现全部汽油无铅化,相继生产出符合欧Ⅱ排放标准的京标-A汽柴油、符合欧Ⅲ排放标准的京标-B汽柴油。同时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仅“十五”期间,该公司就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项,并成功实现了工业化,有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底,燕山石化累计获得部市级以上科技进步、科技发明奖368项,取得国内外专利26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