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激励:懂得藏私,才够专业

辞去一个工作以后,他和几位还在上班的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咖啡馆。他当老板,朋友是股东。

  刚开张的小本生意,客源不好掌握,有时忙不过来,有时候又很冷清。加上服务人员不容易雇用,流动率高,偶尔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倒是股东朋友很热心,下班后常过来帮忙。

  生意好的时候,大家分工合作,有的照顾吧台,有的跑外场,其乐融融。生意清淡的时候,股东们选一张靠角落的桌子坐下来打桥牌,进吧台调制几杯饮料,用微波炉煮个点心,弄碗泡面,或从外面买便当进来,大伙吃吃喝喝,其乐依然融融!

  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意时好时坏,他们也就跟着忙的时候忙,闲的时候打桥牌、聊天。

  直到有一天,大学时期的同学来访,以第三者的眼光,给他客观地建议:“你们这样公私不分,是不行的。给人家很不专业的感觉。”

  “公私不分?”他还没听懂。“咖啡馆,就是你的卖场,自己人和客人混在一起,就是公私不分。”同学一语道破地说。

  “你怎么看得出来谁是自己人、谁是客人?”他不服气地问。

  “哪个客人会在吧台和卖场之间跑来跑去,还携带外食、高声谈笑?”同学的指正,令他无话可说。

  同学走了之后,他把这项意见转述给股东们参考。大家觉得有道理,立刻改进,生意慢慢变好了。他因此而十分相信:懂得藏私,才够专业。尤其,当你还不够专业的时候,更需要如此。以下,是另一个例子:在职场打滚多年以后,她终于以跳槽的方式,让自己的职位和薪水在一夕之间连跳了两级。论能力与资历,她都实至名归,的确够资格坐这个位置、拿这份薪水。她的办事能力与人际关系,也都让新的老板十分放心,没有看走眼。

  但是她也有令人必须“另眼相看”的地方——早上进了办公室之后,她就立刻脱下美丽高贵的高跟鞋,换上居家式的拖鞋。有时主持正式会议,面对十来位基层主管,其中有男性,也有女性,她也忘了要换正式的鞋子。

  总经理经常进出她的办


公室,有一次不小心看到她穿的拖鞋,我见犹怜地说:“你,是不是压力太大了?”她竟然完全没有听懂,还感激万分地说:“没、没有啊!我很好,谢谢总经理关心。”

  有些顽石,无法一点就通,必须要再点一次。事情发生在国外重要客户来访的前一天,总经理召集各部门主管针对演示文稿内容做一次预演,会议结束前,总经理特别交代这些一级主管:“注意服装仪容,尤其不要在客人面前穿拖鞋!”恍然大悟的她,才知道自己平常犯了多么愚蠢的错误。

  毕竟,办公室不是家里,千万不要把会议室当做私人联谊厅,也别将管理学上所谓的“人性化办公室”过度曲解成“私人化办公室”,以免破坏自己的专业形象,甚至连工作态度都被打折扣。

  基于人性化的主张,我们可以在专业的领域中,充分展现自我的特色,但绝对不包括私人生活中让自己松懈或发泄情绪的那个部分。例如服装、谈话内容、小动作等细节,都应该时时留心。例如:你在家里,可以尽情抠头皮、挖鼻孔,在办公室就不宜。

  你可以私下和朋友在一起时,发发牢骚,以不涉及姓名的方式谈论是非,在办公室就不宜。你可以和拜把兄弟或姐妹们透露你的感情糗事和性生活点滴,在办公室就不宜。否则,你教同仁们如何能够在讨论公事时尊重你的专业。很多人不信邪,不相信以上的说法,或尽管相信了这个说法,但做不到。短期间之内,也许不会吃到苦头,对一般例行性的工作也不至于产生什么影响。不过,当升迁的机会来临时,这些“以私害公”的障碍就立刻产生负面的效应。

  决策阶层在考虑拔擢人才的关键时刻,除了专业能力之外,当然希望被提拔的人才将来担任管理者的角色时,能够“以德服人”。偏偏这时候,很容易听到闲言闲语,太多的八卦消息和搬不上台面的言行举止,对一个人的专业形象,将会有很大的杀伤力。

  请记得:所谓的“公私分明”,不只限于钱财而已,包括你的一切言行。而所谓的“藏私”,藏的不是工作上的独家秘籍,而是个人生活的隐私。在工作上必须懂得藏私,才能开诚布公地展现自己真正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