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创造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开展创造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北京教育学院 齐宪代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创造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创新。

面对21世纪,“全球问题千头万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开发人的创造力,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消除人类在对付全球性问题方面的差距。在未来的挑战面前,人类已经不能依靠有限的资源、能源,也难以依靠历史的经验,只有抓住‘创造’这个关键,通过发明创造,才能取得突破”。(《学无止境》)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遵循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努力培养和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学校开展创造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在于使学生树立创造志向,训练创造性思维,增长创造才干,开发创造力,成为各种层次的、未来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一、开展创造教育的内容

1.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感知、记忆和想像能力;

2.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及创造性思维方法的掌握,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增长创造才干,特别是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发展创造性个性品质,开拓创新精神,激发创造兴趣,锻炼意志和毅力,树立创造志向。

创造就是创新,开展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并不一定要直接的创造成果。我们鼓励学生的发明和创造,但是,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经过教育能保持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欲望,充满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或幻想,就会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开展创造教育的途径有许多种。我们把它们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教育。这是实施创造教育的基本途径。它要求教师在进行系统的知识教


学中渗透创造教育,即在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美术、劳动等课程中进行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造教育可以应用以下的方法。

(1)激励教学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发散思维,不满足于现有的结论,为此,可以组织学生间的互相激励(讨论)。

(2)问题情境教学法。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创设与所教内容有关的情境或问题,让学生在规定情境中去体验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3)实验探究教学法。把教学和实验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动手,多组织一些动手的活动。

(4)发现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自发现来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使学生体验到科学发现的艰辛及成功的喜悦,并通过这种方法学到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5)讨论法。创造教育一定要保证学生交流活动的进行。讨论是交流的一种常用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解答问题,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2.开设专门的课程。如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系统介绍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专门的思维训练等。

3.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利用课余活动时间组织兴趣小组,教授发明技法,让学生动手制作。

4.开设活动课。把活动课列入课表以来,一些学校利用活动课的时间进行创造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