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式课室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开放的课堂环境提供了学生探索的机会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基础教育要塑造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人才,教师要在现代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着眼于每个学生潜能个性的发展 、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学形式和过程由封闭走向开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门课有兴趣才会主动的去学习它。教师要善于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且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成学习的动力。由教师一人独断专行的课堂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的。因此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本着这样的思路,在自然课上我十分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待学生的提问因势利导的调动起他们的探索欲望,甚至突破教材的限制,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例如六年级《无限宇宙》一课,教学中学生提出了“黑洞”、“白洞”、“宇宙的起源”等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我不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敷衍几句结束。而是高度称赞了提出这些问题的同学,同时提出由学生自己去收集宇宙方面的资料,开一个宇宙知识的发布会。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课下积极的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发布会上学生发言踊跃,各种有关宇宙的最新知识层出不穷。下课了还意犹未尽,希望再开一次同样的发布会。直到毕业考试结束后还有同学找到我讨论宇宙方面的知识。一次小小的发布会,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二、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引路人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知识是教不完的,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每个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旧的教学模式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
生。对教师的过分的依赖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自然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尽量减少喋喋不休的讲解,而是给学生准备好充分的材料,提出一个问题,由学生自己想办法,利用材料和以往的知识自己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教师只是在学生无从下手的时候适当的点拨、启发一下学习的思路。如《生物的启示》一课,我事先收集了许多资料,提出“人们从生物的那些特点得到了什么启发?”“你能根据壁虎、变色龙的特点设计出一个实用的小发明吗?”完全由学生自己利用资料去解决这两个问题,并且利用网络教室的特点,学生还可以自己收集材料。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对材料的利用。虽然教师课堂是没有具体的讲解,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错,期末考试时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几乎没有跑分。知识掌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利用材料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三、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应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被赋予了至尊的地位,而学生被认为是知识的容器,形成“你讲我听”的专制性师生关系。教学只是“教”不讲“学”,压抑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厌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真正的、平等的善待学生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使教学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形成师生间相互交流的过程。
         小学自然是一门普及浅显的科学知识的课程,课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多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的积累和摸索得来的。如果依照传统的的教学方法,教师掰开揉碎的讲解,虽然也能够使学生记住,但是学生只得到了最终结果,对于这个结果的得来过程所知甚少,更不要说触类旁通了。因此,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一些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重走前人路,自己经过探索总结出最终结果。例如六年级《杠杆》一课,以前是教师带着一
步一步的完成实验,最后教师总结出结论学生去背,作业、测验一遍一遍的练习。考试的时候学生虽然可以回答正确,但是从何而来学生却甚少知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实验性的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开始就直接提出问题“杠杆怎样使用才能省力?”。然后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由的去研究。学生的兴趣很高,有的操作;有的观察;有的在用笔记录……经过讨论在最后总结发言的时候学生不仅找出了使用杠杆的规律,而且有的小组还发现了“杠杆的阻力臂与重力的乘积等于动力臂与动力的乘积”这可是中学物理才学到的知识呀!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既学到了教材要求的知识点又通过亲手实验学到了额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突破了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固有模式,给了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四、适当的指导、练习是巩固知识的保证
        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记忆规律决定了,单单依靠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的知识是不完整、不深刻的。在学期初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一次测验后发现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模棱两可的,大部分学生的答案不完整,不能总结出精确的结论。甚至一些学生只对实验的过程有印象,而结论却不清楚。因此课堂上教师的适当指导、课下的练习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句是常说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吧。只有摆正教师的主导职能与学生的主体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既培养了学史的创新思维又使学生掌握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