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营销要弄清的问题

     纵观中国的城市营销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是的“旅游景观”城市营销.一心想开发更多景点来吸引和留住游客.结果留下投资巨大而游客稀少的“主题公园”和风景区.想一想.近几年除了大连的花园城市、深圳的海岸城市、哈尔滨的冰雪城市、昆明的梦幻世博城市.我们还对那些城市景观有印象.大部分的投入都付之东流了。

    第二个是“项目运营”城市营销.冀望于一个或几个“大项目”能带旺整个城市的经济.如近几年的大规模造城运动.大型商业地产就是典型代表。如常州的国际塑化城、南通的纺织城、扬州国际珠宝城等等.实际上这些项目不死不活.全成了瘦狗工程.全无商机而言。中国最近三年内基本地级以上的城市都有大型项目工程.但三年内国内形成市场影响的项目屈指可数.这也是项目的悲哀。主要原因是营销形态的转变.喊着城市营销的口号.做了企业营销的事情.当然商业效果不言而喻。

  第三是“国际化大都市”.现在中国60%以上的地级市都有发展国际大都市的梦想.其实中国的国际大都市.按照国际标准来说仅有上海一个城市。想一想.短期内发展出来第二个上海的机率有多大.可能性应该为零。

  说起“上海”人们会想到东方明珠.国际化经济中心。

  说起“广州”.人们会想到繁华的商业.大陆的香港;

  说起“北京”.人们会想起故宫、国务院等国家领导机关及万里长城和四合院。

  ……

  这些国际大都市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单纯的某要素促成的.前期的历史因素的沉淀和正确的营销的手段结合.成就了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既然三个时期的城市营销都不成功.那么我们就必须弄清六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城市营销。市场经济.竞争成为时代的主题。竞争是全方位的.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竞争.个人之间的竞争.行业之间的竞争.更有地区之间的竞争。有竞争就有营销.企业营销是为了销售产品.城市营销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在公


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城市营销便成了获取资源的唯一手段.只有把城市卖出去.才能得到城市资源消费。

  第二.谁来做城市营销。转轨时期容易出现营销城市的主体错位、越位.突出的是政府常常定位有误.政府把太多的资源直接用于营销城市。

     实际上.营销城市的主角是企业、居民.政府是配角.政府为企业营销城市提供便利.政府主要是间接营销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资源应用于提供企业不宜介入的公共产品。比如.笔者曾去过某市.该市的普通话普及程度较差。相当一部分出租车司机不能讲普通话.这不能不影响该市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