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哲学思辨,探讨企业人本管理(一)

诚如德鲁克所指出:企业只有一个真正的资源:“人"。

    当“以人为本"的思潮越来越主导现代管理.“员工活力管理"、“企业情商(EQ)管理"、“感性领导"等话题在越来越广的企业范畴引起了瞩目与广泛的讨论。从人资部门到非人力资源部门.如何选对人、用好人成为企业营运基础性工作、企业发展的重点。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就必须善用好奇心.抱着溯本求源的心态.去面对问题的深层结构.使之呈现框架性的结构。

    人力资本开发所真正面对的问题是“人"的问题。而存在于社会中的人无法摆脱文化符号的存在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从哲学意义上对“人"进行思辨。尽管有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说法在先.但是“如果失去联想.人类将会怎样?"

    以下的四个哲学问题.将揭秘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开发中的深层次问题。

    一、根本问题:生VS死:

    生与死的命题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性问题。

    从诞生之日起.死亡在人类头上盘旋.投下的巨大的阴影是人类很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生的意义被不同的个体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生死的对立催生出种种复杂交错而又彼此关联的情绪:恐惧、快乐、喜悦、愤怒、悲哀……情绪最后表现成行为。

     死亡引发情绪是恐惧。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企业人中.也同时作用于社会各阶层。例如媒体提出的:“59岁现象".已成了官员晚节不保的代名词。其实质是人在巨大的死亡面前所做出的非理性行为。而在企业中.为什么会有工作狂的出现?为什么科技越进步.工作的压力反而在不断增长?一切行为.从根本上来讲.正是为了逃避死亡所带来的巨大痛苦。

    在永恒死亡的对立面则是个体对生的贪婪。它包括了对快乐的追随、对成功的向往、梦想的实践……尽管相对于绝对的死亡.生存只是一个相对的存在时限。但是对于个体而言.如何善用相对的生存时间创造个体的最大化价值.同时享用这些价值成为最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

    生和死的哲学命题表现在企业经营中的方方面面。以下笔


者试从销售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举一些简单的例子。

    l销售:客户不是为了追逐快乐(对生的贪婪).就是为了逃避痛苦(对死的恐惧)而进行购买。如何刺激客户的情绪.让客户从理性状态进入到有限理性的感性状态.与客户建立情感链接与关系.是销售的重点。

    l人力资源开发:激励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以最小成本最大程度地加强员工的幸福感:享受生之喜悦。“胡萝卜和大棒政策"更是利用了人性中最根本的追求与恐惧。
  二、核心问题:意义VS无意义:

    意义和无意义均是个体所赋予的。

    而人有其中最大的权力就是自主意识的选择权。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企业、领导如何引导员工对工作下定义将会决定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并最终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的产值。

     如果组织能通过企业文化、体制、绩效管理方案引导员工自己做出结论:现在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有意义的。那么.“有意义"三个字将会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 带来生机勃勃的工作面貌和组织所盼望的创造性工作成果。同时.这种内部客户的“情绪流"也会有效影响到外部客户、市场对组织的判断。它将集中表现在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客户交叉、重复购买情况、品牌等方方面面。

    同时.在“无意义"的对面.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另一个极端:无意义。在这里.组织上下的人们找不到工作所带给他们意义.感受不到工作的真正价值。在情感上.他们既没有自我接纳、自我认同.同时也没有被市场——包括市场中的客户——所接纳、认同。

    当然.绝对的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企业都是极少数。大部分的企业在行驶在寻找意义与归宿感的漫长路途中。他们正力图不断向国家、社会、行业、市场证明自己存在的独特价值、意义。

     这个命题解决的好坏程度.将会直接决定企业的产能。正如《第八个习惯》StevenCovey中所指出的一样:人们最大的权力就是选择权。对待工作.人们的态度可能是:反叛或离开、怀着恶意的服从、自愿的顺从、快乐的合作、衷心的奉献、创造性的振奋。而人们所做出的选择和他们所认定的价值是完全一致的。六个不同级层的态度将最后决定企业的产能。

    寻找、赋予、强化企业、企业中所存在的人的意义.是企业存在的基础性命题。

    人力资源部门、企业领导正是这些企业意义一级购买者.和把这些意义销售给劳动力市场的销售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