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危机管理:红牛还是牛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信息传播中的蝴蝶效应格外明显,任何一个信息炸弹引爆,都会在全球范围内相关领域引起震动,甚至骚乱。所以,防民之口的昏君做法在今天更是完全行不通,企业怎样面对瞬息变幻的这个世界市场,红牛给大家上了一课。

  "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耳熟能详的红牛广告,让红牛成为家喻户晓的功能饮料,红牛不仅牛在效果显著的提神醒脑、补充体力的作用,还牛在它危机尖峰时刻的强大危机处理能力。

  红牛源自泰国,含有维生素、氨基酸、咖啡因、牛磺酸、赖氨酸等成分,是中国乃至世界功能饮料中的领军品牌,占据我国南方同类市场高达90%的份额,在美国亦有65%的占有率,产品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2月,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成为中国国家卫生部在同类产品中批准的第一个海外品牌。1997年10月,蒸蒸日上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部北迁,注册资金达1亿元。然而,2001年,一路高歌的红牛遭遇危机风暴。

  瑞典的一份官方报告成为红牛危机的导火索,报告中指出,有3名瑞典人喝了红牛后死亡,其中有两人因喝掺有酒的红牛饮料而死,另一个人则经过超负荷劳动,连续喝了几罐红牛后肾衰竭而死。

  尽管还没有确凿事实证明红牛的危害性,而且,事发后红牛公司总经理诺伯特·克莱莫声称,"红牛"是安全的,它的咖啡因含量是正常的,并含有天然的氨基酸,它和咖啡一样是安全的饮料。但"红牛喝死人"的报告言之凿凿,谁还敢拿生命作赌注。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对红牛的封杀行动,如法国、丹麦、挪威只允许红牛在药房出售;希腊政府提醒消费者不要将其与酒类饮品混合饮用,也不要在剧烈运动后喝红牛;马来西亚卫生部宣布,由泰国进口的蓝字品牌罐装红牛饮料和奥地利进口的蓝色罐装红牛饮料全面禁止在马来西亚出售。

  当今时代传媒高度发达,信息传播呈现爆炸式增长,地球变村落,尤其是高知名度品牌的负面新闻


,曝光率、转载率更是惊人。2001年7月20日,"红牛喝死人"一说在中国着陆,引发一场新的红牛产品安全危机。企业瞬间成为社会和公众的焦点,多年辛苦创下的品牌形象安危系于此时。此时惟有勇敢直面致命的危机,才有翻牌的机会,转身、后退都没有时间了。
祸从天降,容不得红牛中国公司犹豫,危机处理小组很快启动。中国红牛对大小媒体的采访来者不拒,均不厌其烦地向公众和媒体解释此红牛非彼红牛。尽管红牛均是一家,但鉴于每个国家人民的口感要求不同,每个国家所采用的配方各不相同。因此,不能把中国红牛和瑞典红牛划等号,中国红牛仅在中国市场销售,瑞典红牛绝不会跨越重洋来中国销售。厂家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中国红牛对自己的产品配方心知肚明,但消费者不了解内情,认为瑞典红牛就是中国红牛,在心理上对中国红牛起了抵触情绪。中国红牛敏锐地抓住危机突破点,减弱公众的心理恐慌,为以后的危机公关打下良好的基础。

  7月24日,红牛对瑞典红牛事件作出回应:红牛事件发生后,中国公司多方咨询泰国总部和其他海外机构得知,迄今为止,未收到瑞典官方任何通知,亦未收到任何扣压和禁止市场销售的正式文本。值得一提的是,有关红牛饮料致人死亡的消息是美国ABC公司报道的,但是红牛进入美国4年多,美国食品与医药管理局(FDA)从未收到任何相关的投诉,红牛饮料仍然照常发售。另外,红牛只是死者生前使用的食品之一,报道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之上的,因此具有不确定性。

  除了开展积极的沟通策略,红牛维他命饮料中国公司在产品营销上也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加大在电视、报纸等各个媒体板块的宣传力度,针对瑞典事件,突出功能性饮料提神醒脑、补充体力的作用;打出感情牌,红牛公司专门制作了一批户外遮阳伞分发给报摊,一举两得,既做了广告又送去了夏季清凉,让消费者倍感舒心。

  由于红牛的积极危机公关,红牛并未在中国跌破相,销售业绩也没有出现危机预测中的锐减,有些地区甚至有所上升。著名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关专家奥古斯丁先生曾这样诠释危机:"每一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公关的精髓。"红牛做到了,不但成功化危为安,还化危为机,在危机公关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