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故事:侯风地动仪的发明


汉代著名自然科学家张衡于公元132年发明。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全由精铜制成,形状像一酒樽,圆径八尺。它的中间是一根高而细的铜柱,称之为 “都柱”。据科学家们推测,都柱相当于现代地震仪的重锤,起摆的作用,都柱周围装有八条通道,即“八道”。“八道”之外又设置了八条龙,踞守在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位上。每条龙嘴里含有一颗小铜球,每条龙头下都有一只张口向上的蟾蜍。如果都柱受地震波的影响发生震动而倾倒,就敲动一个像弩机装置似的牙机,利用杠杆原理,使龙口张开,龙口中的小铜珠便落入蟾蜍口中,发出声响,这时人们就知道哪一方发生了地震。张衡将候风地动仪造成以后,安装在洛阳。对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有人表示怀疑。138年的一天,候风地动仪上朝西方的一条龙的龙口突然张开,小铜珠落入蟾蜍口中,发出铿锵的声音。这说明在洛阳的西边发生了地震。可是洛阳人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地震。于是人们议论纷纷,认为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不能准确地测出地震。过了好久,陇西(今甘肃)境内地方官来报,那里发生了地震,震级为今之六级强烈地震。此事消除了人们的怀疑,并称他的候风地动仪“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候风地动仪虽然只能测得震中的大致方位,但在那时的世界上可称得上是遥遥领先的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