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本难念的“经”

创新是本难念的“经”
 
□ 北京现代董事长
  徐和谊
我是一个搞企业的、造汽车的,所以我想从企业的角度、从日常思考的问题和一些困惑谈谈自主创新企业主体的体制问题,这也是我在企业当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创新的需求和动力
北京现代是个混合所有制的企业,股东有国有的、有民营的,在董事会、股东会讨论创新问题、研发问题时,分歧非常大、非常明显。除了国有股东,剩下的没有同意的,甚至有强烈反对的,对他们来讲,就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你给我拿钱来,尽快盈利、尽快上市、尽快把股权通过上市进行变现,所以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惑,我是党的人啊,我是代表国有,但是我们的企业是一个混合所有制,股东会是最高决策机构,我不能把决策强加于其他股东,这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会上、会下个人感情的沟通,我们总算把建立研发中心的决策在股东会上表决通过,好不容易这件事完成第一步,但第二步怎么走?开发新车型、招聘高素质人才,这都需要更大投入,我不知道今后怎么走?
第二个问题是创新风险
硬件的建设出资风险不大,怎么说研发中心也能建起来,最多缺点设备或者能力富裕点,这没有什么风险,业绩会很突出,但下步怎么走?国资委考核我的指标是一套四大体系硬碰硬的指标,股东会让我得硬碰硬地拿纯利润,在软的方面怎么投?这是我不得不考虑和琢磨的事情,所以需要尽快把创新风险在政府的考核上快点完善,不然我不好往下走,尤其是搞汽车行业,一个车型得几亿元的投入,要搞砸了无法交待,我讲的意思是政府要快点考虑创新风险,我有这个决心,敢冒这个风险,但是政府得给我创造这个环境。
第三个问题是创新保护与创新扩散收益的分配
凡是合资、合作的企业,中方都抱怨合作的外方不肯拿技术,更不肯拿核心技术,只注重拿产品。实际上我这些年和外方打交道,觉得有这个因素,但不是全部,现在我和韩国人已经深入到技术转移这个层面了,但外方是真怕,他不是怕我,而是怕中国目
前这个环境,这个图纸技术过来了,一下就出去了,出去了之后这个车型就满大街跑了。不要认为合作的外方都不肯拿技术,有不肯给的,还有很大比例是怕技术过来,一下子就泄露了,这需要政府规范市场体系、法规体系。
第四个问题是“产、学、研”到底怎么结合
我经常到韩国去,汉城都转烦了,就去转大学,最近去了趟汉城大学,专门去看了一个韩国现代捐资150亿韩币建设的一个汽车研究所,看了之后非常震惊,我没想到这样一个实验室建设水平这么高,内容功能这么齐全,真吓我一跳。而且我看了他们的实验内容,那是实打实的,相当一个大的汽车制造企业研发中心的组成部分,等于那个组成部分的其中一块放到了汉城大学,我就问这些研究成果怎么办,怎么分享?对方介绍说,汉城大学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属于法律、产权这方面的机构,和韩国现代集团签有详细的 合同 ,所有的技术出来之后,分类按 合同 执行。
我听到之后感受很深,中国总在谈校企合作,或者产学研结合,都谈了几十年了,我现在没有看到产学研结合很成功的例子。我们恐怕要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构建这个体系,实际上现在各方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说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