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指导

创新作文,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指导
    创新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创造性的心智活动,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指导。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创新习作来?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表明,应用以下几种主导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一、显现个性,发掘潜能
        1、释放学生的心灵。学生心灵长期禁锢会导致创新灵感的泯灭,教师应解放思想,废除陈规陋习,彻底放开学生的头脑手脚,容纳学生的奇思妙想,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心灵之鸟,为此,我们经常进行一系列“畅所欲言、自由作文”训练,如作文《那次,我玩得真开心》,习作前教师让学生自由地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开心就行;之后再让学生自由地谈谈玩的感受,有的说玩中有乐,有的说玩能益智,有的说玩能健身,还有的说玩有学问等。教师不责备求全,而是大力鼓励有独特感受的学生,哪怕只是一点点体会也行。
        2、习作训练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叶圣陶先生说过:“人在生活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能,让习作训练回到学生生活中去,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习作训练确实是自身生活的需要,把习作训练当作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喜欢上习作。如从低年级开始指导学生观察说话、写话,把体会深的话写下来;中年级写“生活观察日记”,把生活中最有感受的内容记下来;到了高年级还可以每周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做做读书笔记,编编自己的习作集等。
        二、独辟蹊径,豪摄巧取
        1、同中求异。同一个题目从另一个角度或相反方面来选材,就会受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例如作文《他跌倒以后》,不少学生都这样写:某一个同学(或者某一位路人)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正巧被另一位同学看到,便立刻跑上去将他扶起,对方要向他(她)表示感谢的时候,他(她)回答:“这是我应该做的。”而有一位学生却这样选材:他小叔曾经因犯盗窃罪被劳改,刑满释放后,他决心改邪归正,自食其力,终于成了对社
会有用的人。教师看后当众大加表扬了这位学生,显然这位学生的习作在取材上与众不同,很有新意。
       2、随文练笔。小学课本里选取了许多贴近生活、内容丰富、语言各具特色的上等佳作,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及时进行随文练笔,学生写起来也得心应手,即使是较差的学生也写得像模像样,这样容易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练笔的喜悦,从文中大量摄取积累素材、选择素材的营养。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后,让学生以《地球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展开想象练笔;学完《滥竽充数》之后,让学生续编故事;学习了《牛郎织女》一文后,让学生就自己的某件作品(一幅图等)想象出一个动人的故事;学完了古诗《石灰吟》之后,让学生以生活中有象征意义的物如老黄牛、铺路石、小草等为题自由作文。如此,在循环渐进、反复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创造力提高了,这样潜移默化的熏陶和锻炼,学生习作自然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
        3、博采精取。习作之材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学生可以从生活、活动、课内外阅读中汲取,也可以从自然、社会、劳动体育等课中掘取,还可以从报刊杂志、网络新闻等信息媒体中写取,然后将积累下来的素材分门别类,习作前再进行比较分析,去粗取精,筛选出所需的鲜活的典型材料。如做完自然实验《地球的引力是怎么回事》,指导学生写《地球没有引力的时候》;看完电影《张思德》,可以写一篇观后感;到网吧博览后,回来写《网上冲浪》等等。
        三、多思善想,自由倾吐
        1、多方思绪任驰骋。学生在审题时,既要弄清楚题目中限制了什么,又要弄清楚题中没有限制什么。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从没有限制什么方面入手,多方想象,拓展思路,挥洒自如地表情达意。例如听完乐曲《步步高》,引导学生写联想作文《二十年后的家乡新貌》;看完龟兔两次赛跑的连环漫画,鼓励学生写续想作文《龟兔第三次次赛跑》;学完常识性课文《太阳》,要求学生把它改成童话式的假想文《太阳和地球对话》等。
&nbs
p;       2、善于思考出新路。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灵活多变的思考方法,又要让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去想,巧妙构思,直抒胸臆,畅所欲言。(1)逆思。从相反的方向或某一侧面去思考,必能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比如作文《我的妈妈》,写妈妈如何对自己吝啬、严厉来反衬出妈妈对儿女的爱。(2)巧合。巧妙将各个不同方向或不同侧面内容组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个新整合形象。同样,作文《我的妈妈》,还可以选择妈妈在医院、在家里、在社会上不同侧面的救治扶伤的代表事例,集中表现妈妈崇高的医德形象。(3)借“壳”。借用大家熟悉的某一事物,融入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让大家在对“壳”的熟悉和深化中产生新的认识思路。比如《小黑狗聚深情》,小作者借助一只已故孤单老人遗留下的无家可归的小黑狗,在医院里被一群特殊病人所收养这样一件事来说明人间自有真情在,处处充满着爱。(4)翻新。就是从一般思路的习作中翻出新思路来。例如作文《告诉你一件新鲜事》,如果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习作就显得平淡无力,但如果运用倒叙、插叙或补叙的方法写,那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自主创改,无新不休
        1、多方激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这段话阐明了兴趣培养的艰苦性和复杂性。一个优秀的习作指导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一寸培养兴趣的“潮湿的土壤”,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创改兴趣,变“要我改”为“我要改”。(1)以名人故事激趣。如讲福楼拜、鲁迅等如何反复修改习作的故事。(2)现身说改。教师讲讲自己成功作文或已发表的文章是如何修改的并展览稿纸,或让成功作文的学生谈谈自改体会。(3)尝试自改。让学生在自改中品尝成功的快乐,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教师应大力扶持和激励,帮助学生树立起
创改的自信心。
        2、学会自改。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自改方法如读改法、反思法、推敲法等,还要变换自改形式如面批面改、粗批细改、合作互改等,让学生学会改,更要引导学生感悟自改,创造自改新方法,变“学会改”为“我会改”,用自己的语言充实自己的习作,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放手让学生独立自改,相信学生会改好的。
        3、改出新意。学会自改,不能仅满足于改些皮毛如纠正错别字、疏通语句、调整段篇,还要紧紧抓住习作的灵魂,让学生大胆地想象,自由地创造,从整体的角度往深处去改,带着感情去改,直到改出新意,改到自己满意为止。例如习作《秋天的田野》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秋天,当你走上田梗,往东看,金色的稻田一片接一片,微风吹过,飘来阵阵稻香;往西看,棉花一片雪白;往北看,一片火红的高粱随风摆动。” 这样的语段写得很真实,没有语病,要不要改?要。我让学生带着感情再去田野仔细观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反复修改,改后的内容是:“秋天,当你走上田埂,往东看,金色的稻田一片接一片,微风吹过之处,金黄色的稻田就像海浪一样时起时伏,空气中飘散着阵阵稻香,拖拉机、脱粒机的隆隆马达声,响遍了整个田野;往西看,棉花笑咧了嘴,吐出了雪白的棉絮,放眼望去,仿佛是银色的海洋;往北看,一片火红的高粱骄傲地昂起头,好像喝了酒,涨红了脸,它那硕大的叶子随风摆动,像是向人们招手致意,又像是炫耀自己丰硕的果实。”这样修改不仅写出了秋天田野景色是那么美,还写出了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