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无处不在创业教育为先

创意无处不在创业教育为先创业一直是今年来的热门话题,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发起的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组织,旨在帮助中国青年创业的国际合作项目。动员社会各

创意无处不在创业教育为先

创业一直是今年来的热门话题,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发起的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组织,旨在帮助中国青年创业的国际合作项目。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力量为青年创业提供咨询以及资金、技术、网络支持,以帮助青年成功创业。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各省市、商业机构也经常举行创业大赛,学生的创业想法也是五花八门,创业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创意无限

学生创业花样多

在大学里,晚上饿了又懒得出去怎么办?对于愿意晚上“宅”在宿舍里的同学们来说,外卖点餐为大家提供了不少便利。近来在北京大学,点餐出现了新花样。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几名学生设计了一个网络平台,学生点开网页就能够在上面点餐,系统会把学生的宿舍号、要买的数量自动发短信给卖家,卖家接到短信把做好的外卖送到学生宿舍。目前,网上订餐发明者只与校外的一家串吧洽谈合作,能网络订餐的项目也只有烤串一种,但开展半年以来,学生们的好评颇高。与电话叫外卖相比,网上订餐能够获得优惠券,订得越多,学生得到的优惠也就越多。

张晓(化名)是大四的学生,已经通过美国一所大学的申请,准备出国。在出国前的空闲时间,她和两个朋友一起在网上开了间服装店。而想法也很简单,张晓平日里爱买衣服,还曾做过业余模特,开服装店省了模特的费用,自己也能穿上各种各样好看的衣服,何乐而不为呢?经过三个月的筹备,张晓的网店已经上线,“如果经营得好,希望以后能有自己的服装品牌。”这是张晓的远期目标。

而另一个创业团队把目光瞄准了文化衫。T恤衫在生活中已司空见惯,但创业团队想出在T恤衫上印出各种创意图案的点子,使T恤衫变身成了文化衫。他们还搭建了网络平台,允许网友DIY设计图案,网友们可以给喜欢的文化衫投票,得票高的作品直接印刷批量生产。

新鲜!

走进企业去上课

十多个人挤在几十平方米的写字间,几台电脑、几摞文件组成了刚起步的小公司。没有像样的会议室,来了客人只能腾出地方接待。因为空间狭小,大家抬头就能看到对方,虽然环境简陋,但是正是这些小公司在设计着未来10年、20年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已经成名的大公司相比,处于创业初期的团队显得非常不易。但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在看到刚起步小公司的创业环境后,大多为之动容,体会到“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的深意。

去年,北京大学把创业课程实现了学分化,作为学校的课程进行开设。在开课之前,校方也做了详尽的调研和策划。北京大学学术科创部部长黄冠介绍说,目前高校很多创业课程的开设只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所以在开设创业课之前,学校征求了学生们的意见,老师们也认为,授课模式与传统授课方法相同,还是无法在教学层面上突破瓶颈,给学生最大的收获。学校进行了调研,也对比了哈佛、斯坦福等世界知名大学创业类课程的开展情况,并把国外MBA、EMBA教育模式引到了本科课程设置,采取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相结合授课,整个课程分为32个学时,前16学时以理论授课为主,传授学生创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后16个学时以实践的模式,带选课的同学深入到企业去见习。就在不久前,学校还带领学生们走访了创新工场、百度以及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学生们感到特别新鲜,没想到一门课程能走出校门,由一辆大巴车载着他们走出校门参观、见习,走进企业与校外的创业者面对面交流。而通过实践课,学生们对创业需要哪些素质,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同时也提升了自我运作能力。

创业比赛

贯穿创业教育始终

“随着创业教育的逐步深入,我们会为学生提供参加创业比赛的机会。”据黄冠老师介绍,北京大学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至今已举办了13届,每届比赛历时一年,有四五十个创业项目参赛。

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来说,参赛是一项很好的锻炼机会,不仅可以认识很多专业的评委,还能加入到学校的“创业导师计划”中,学校根据学生参加比赛的情况为学生匹配导师。学生的参赛项目从设立到比赛结束,都和导师息息相关,创业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并非互留电话,而是具有实质的指导意义。大赛初期,北大团委学术科创部会深入到学院进行宣讲,让同学们对比赛的情况有基本了解,同时会配合比赛开展创业教育系列课程讲座和论坛,比赛初期,每周或半个月都会开展讲座,随着比赛的深入,讲座的频率也会走向常态,平均一个月两场左右。黄冠告诉记者,每年创业类讲座都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们通过讲座不仅能对创业大赛有了基本了解,还能见到各领域的社会知名人士。“我们会定期邀请有影响力的名人进行演讲,在精神层面激励学生,也会邀请正处于创业起步阶段或上升阶段的人士与学生分享经验,他们的经验比起名人更有实践意义。”黄冠介绍说,北大的情况来看,每年的创业大赛作品较为稳定,但一个趋势是每年最好的作品一年比一年优秀。每年从大赛涌现出的金奖项目也在其他比赛中获奖。2010年创业大赛一等奖的项目“可回收能量型汽车减震器”在中英创业计划大赛的总决赛上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打造多元化环境

为学生创业铺路

随着创业教育比赛的进一步深入,学校还会为优秀的创业团队提供国际交流机会,帮助他们接触更多资源,拓宽眼界。记者了解到,每年北京大学与东京大学组织创业生的国际交流研讨,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围绕创业项目进行讨论。今年11月4日,东京大学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将到访北京,与北大学生交流,来年,北大创业学生将到访日本。黄老师介绍说,从近几年开展的国际教育来看,收效还是很明显的。对于学校里涌现出有实质创业想法的团队,学校也会尽量提供支持,比如与北大科技园、外校科技园、校外的风险投资企业、基金企业等联系,为创业项目提供实验场地、资金投资、市场推广,也会为学生创业团队介绍更多创业比赛信息。在资金方面,北京大学“河合创业基金”已连续设立七年,用于支持有真正想创业的同学,至今已资助数十支学生创业团队。

虽然有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但黄老师指出,学校并没有引导学生要创业,或要求学生往创业上发展,只是创业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环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逐渐明晰了自己的选择和自己的发展方向。接触过创业教育或参加了创业比赛之后,有些学生收获了知识,对创新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有一部分学生发现了自己的创业兴趣,有很多学生有了创业想法之后很是狂热,哪怕失败都好。总而言之,对于北大创业的定位和氛围是创造自由的环境,我们不诱导学生,但是对于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我们有不同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