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的崛起

“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已经成为了美国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美国前总统在国家战略中也明确提出了“创意美国”计划;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上任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成立“创意产业小组”,在英国创意产业也早已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随之,日本内阁提出了“创意日本”计划,并喊出了“创意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口号;韩国政府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设立了“文化产业局”,下设十二个附属机构,其中,“文化产业振兴院”是为了协助将创意文化内容衍生成文化产品的一个辅助机制,并打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国家战略标语”;新加坡更是和中国香港争作“亚洲创意中心”的地位…

  一、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

  创意产业现在成了全世界最热门的经济焦点,追根溯源这一概念起源于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英国。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在《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中指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其产业范畴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行业。这是最早出现的有关创意产业的定义。

  二、创意产业的由来

  创意产业不是空穴来风,古已有之。据介绍,英国在18世纪已经开始实践文化创意产业。不过长期以来,创意一直没有被看做产业,或者产业化程度还不高。早在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P. Romer)就曾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创造财富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明确提出创意产业是一种国家产业和战略。

  1997年英国大选之后,首相布莱尔提出“新英国”这样一个构想,希望改变英国老工业帝国陈旧落后的形象。作为“新英国”计划的一部分,工业设计、艺术设


计等领域有着崇高的地位。布莱尔还着手成立了“创意产业专责小组(Creative Industry Task Force)”,并亲自担任了主席,推进文化、个人原创力在经济中的贡献。

  英国创意产业专责小组先后于1998年和2001年分别两次发表研究报告,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这两份报告成功并快速地使创意产业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也使世界各国纷纷重视起这些早已存在、却因一个名词的整合而促进其得到大发展的产业。

  自英国正式正名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几年内快速被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与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所采用。

  三、创意产业的提法

  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各个国家或地区对“创意产业”也有着不同的理解。英国的创意产业研究随后被许多国家纷纷仿效,其中包括新西兰及新加坡,这些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也采用了“创意产业”这一名称。

  我国的香港地区则采用“创意工业”的说法,而且针对其具体内涵也随时间推移做过调整;我国的台湾地区则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说法。

  与以英国为主导的“创意产业”相对应的,早在1990年,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简称IIPA)已利用“版权产业”的概念来计算这一特定产业对美国整体经济的贡献。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多以“版权产业”来统计该产业对本国经济的贡献。

  纵观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创意产业的定义及包括具体行业的划分,不管叫“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创意工业”或者“版权产业”,首先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英国所指“创意产业”的十三个行业,几乎全部已列入相关国家或地区的该类产业。创意产业具体包括的行业不外乎广告、建筑、艺术品和古玩、工艺品、设计、时装、电影与录像、动漫、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电脑服务、电视和广播等。

  实际上,作为新崛起的产业,创意产业既有设计、研究开发、软件、咨询、会展策划、印刷包装等生


产性服务的内容,也有信息、文化艺术、时尚消费和娱乐等消费性服务的内容。可以说,创意产业是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结合点,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内容和新载体。

  四、创意产业的特征

  创意产业的兴起是产业发展演变的新趋势,它既具备知识服务业的业态,又有如下特征作为其标志。

  (1)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强渗透性。

  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及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因此,该产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业。创意在这里是技术、经济和文化等相互交融的产物。创意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特别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交融和升华,技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交互发展的结果,可以渗透到许多产业部门。正因为如此,创意产业很难从传统产业类型中完全分离开来。

  (2)创意人员主要是知识型劳动者。

  创意从业人员的工作有其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他们不断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职业能力既来自于个人经验的积累,也来自于个人灵感的迸发。生产方式是以脑力与体力、手工与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相结合,实现智能生产与实时敏捷生产。在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后工业化社会的进步,教育和研发、文化、金融等众多领域的创意人群在人口中所占比重正在增加。

  (3)创意产品呈现出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

  创意产品有其相同的特性,即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运用知识和技术,产生出新的价值,是创意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电影、电视广播、录像带、音乐产业、出版业、视觉艺术产业等文化产品,是与新科技和传媒相结合的产品,达到大量生产并掀起全球性商品流动与竞争。而传统工艺或创意设计产品,可能是手工的、少量生产的产品,它们都呈现出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它们的价值并非局限于产品本身的价值,还在于它们所衍生的附加价值。比如那些具有版权的产品,包括书、电影和音


乐的出口能比服装和汽车等制造业产品的出口获得更多的利润。

  (4)创意产业技术向数字化、知识化、可视化、柔性化方向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激光技术等高科技广泛运用,给创意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产业应用的技术正向数字化、知识化、可视化、柔性化方向发展。

  (5)创意产业组织呈现集群化、网络化。

  当今社会,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指个体设计师、艺术家灵感突发,而是知识和社会文化传播、产业发展形态及社会运作方式的创新。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形成集群化的环境。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和工作结合、知识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环境、有独特的本地特征,而且与世界各地有密切的联系。

  (6)创意企业组织呈现小型化、扁平化、个体化、灵活化的特点。

  创意产业的企业呈现出小型化、扁平化、个体化、灵活化的特点,“少量的大企业,大量的小企业”成为普遍现象。一个小的设计公司虽然只有几个到十几、几十人,但其设计创意人员占据主导地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对周边制造业能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

  (7)创意管理向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方向发展。

  创意通常是个人的灵感体现,往往是零乱的、不系统的,因此,创意企业需要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的手段,通过知识管理来整合和集成。只有通过现代管理手段,整合从研发到营销环节的各种资源,才有可能针对消费者需求,更快更好地创造出市场需要的产品,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创意产业还具备这样几个特征:首先,它要包含人的创造力的内容,那些没有创造性的活动不能归到创意产业中;其次,一个创意必须可以产业化或者具有一定的产业化潜力,才能称为创意产业的内容,那些无法被产业化、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不能称为创意产业


;再次,创意产业在本质上还应该是一种文化的外在体现,它的本质是文化,也就是说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没有文化内涵的内容也不能被称为创意产业;最后,创意产业还应该具有科学技术的支撑。

  五、创意产业发展规模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98年全球有关文化创意产品方面的国际贸易额已经占当年全球总商品贸易量的7.16%,从1980年的953.4亿美元一跃到1998年的3879.27亿美元。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曾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年增长速度递增。

作者:陈放
  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奥团专家成员,北京2008年奥运会四川省申吉高级专家顾问,首届中国十大策划风云人物,现任北京创意村营销策划公司董事长,国际品牌标准工程组织(IBS10000)中国区首席专家委员会主任兼执行秘书长,中国旅游策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营销策划研究院执行院长,2005联合国交流合作与协调委员会特聘策划专家,联合国友好理事会(F/UN)特聘策划专家,并兼任几十家集团公司、院校及各类协会总策划、战略顾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