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资源利用模式的创新及意义(之三)

农产品资源利用模式的创新及意义(之三)
丁声俊
二、开创农产品循环利用新模式意义重大
(一)开创新模式是转变防治环境污染思路的科学先导
在人类盲目征服自然阶段以自我为中心,见物不见人,片面地甚至不择手段地扩张GDP,在突出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而忽视了自然生产能力,巧取豪夺、竭泽而渔资源导致结成严重苦果。当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超过一定阀值时,就遭到自然界不同形式的严厉报复和惩罚。于是,人类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治理环境污染。不过,当时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是“末端治理”方法,即指在生产链的终点或者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措施处理:像建造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站,处理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采用填埋、焚烧、堆肥无害堆积等方法处理工业废物与生活垃圾;以及采用控制空气污染等措施对排放废气进行处理。然而,“末端治理”存在很大弊端,诸如:需求投资巨大,运行费用高昂;能源和资源浪费严重,无法更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在多种情况下,是把污染物从一种污染形式转化为另一种污染形式。“末端治理”方式的缺点必须革除,治理环境污染的思路必须转变。
采用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新模式是革除“末端治理”弊端、转变防治环境污染的科学先导。因为采用新模式意味着防治污染思路理念的根本转变,即由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转向现代的“生命中心伦理”和“生态中心伦理”的观念;由“浅生态论”转向“深生态论”。对“人类中心主义”和“浅生态论”的扬弃,促使防治环境污染由“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治理”。按照这种新理念,不单单强调技术革新,而是把制度、体制、管理、人文等因素综合考虑,标本兼治,防微杜渐,从源头开始到终端消费、即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有效减轻和防治污染,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之实效。
(二)采用新模式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高级形式
迄今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总体上还停留在技术水平低、集中程度低、能源消耗高、资源
耗费高、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差、生态效益差的传统发展阶段。对这个关系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的传统产业急需要改造和提升。
采用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新模式,将开辟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提升的根本途径,并开拓其发展的高级形式,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三个大幅度提高”:
其一,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资源利用率。采用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新模式,以先进技术装备通过三种形式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一是通过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化。对传统粮食、油脂、饲料、制糖、酿造、屠宰及其制品加工厂,革新工艺,延长产业链条,开展精深加工,把各种成分“吃干榨净”,实现资源利用深度化。二是在企业内部全面回收本企业有能力处理的加工废弃物,并把废弃物再生为可进一步利用的原料,实现加工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三是在社会范围回收一个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开创可以更充分开发利用资源的环保产业。
其二,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资源利用效益。与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相适应,产生两种积极效应:一是直接减少或避免资源浪费。通过精加工和深加工,变资源一用为多用,变小用为大用,甚至变无用为有用,从而直接降低农产品价值损失而形成资源增值。二是通过延长农产品加工技术链条,综合化、系列化利用资源,增加或创新加工产品,提高资源加工附加值,形成新的增值。综合二者,农产品加工业的效益,即农产品资源利用效益必然显著增长。
其三,大幅度提高环保生态效益。在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不仅节约能源、水源、土地、化肥用量、农村燃料及其他原材料消耗,而且随着发展集约式经营,采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还会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和防止环境污染,有效提高生态效益。顺便提及,在发展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中,将兴起环保新产业,开辟农业新经济增长点,扩大城乡、特别是农村就业能力,意义重大而深远。
综合以上分析,采取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新模式,必将开辟出一条农产品加工的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效益、高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