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业能否开辟就业新路?

公益创业能否开辟就业新路?北京郊区皮村,一群“北漂”青年坚守数年,在农民工聚集地开公益商店、办打工者子女学校、组织免费技能培训、建打工文

公益创业能否开辟就业新路?

北京郊区皮村,一群“北漂”青年坚守数年,在农民工聚集地开公益商店、办打工者子女学校、组织免费技能培训、建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上海卢湾区社会创新孵化园,几名“海归”大学生创办在线慈善购物平台,通过销售爱心人士捐赠的二手物品为公益机构筹集款项。公益创业,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

全国政协委员陈凯、柯惠新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公益创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良方,须社会各方加把力。

公益创业收获幸福感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柯惠新到民间公益组织皮村“工友之家”走访调研,很受启发。柯惠新认为,“工友之家”的创办者立足社区自主创业,提供社会服务,值得鼓励。“最关键的是,他们通过公益创业,收获了幸福感、成就感。”

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陈凯介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大约只有2%-3%,公益创业创造社会价值,提供公共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不直接面向传统市场中的企业竞争,其成功率远高于传统商业创业。而且,大学生能借此积累经验,了解一个项目、一个组织如何运作,为再就业、再创业打好基础。

创意点子能实现多赢

“公益创业充满创意,有益又有趣。大学生应该用创新理念承担社会责任,整合各方面资源实现多赢。”陈凯举例说,利用电子商务做公益活动就是一个好方法。

在上海,一群大学生创立了在线慈善购物平台,通过网络卖物品,利润扣除员工基本工资外,全部用作公益筹资。平台有明确的财务说明,什么用途,多少钱,何时到位,何时入账;每个公益机构也必须将财务报告和工作报告定期在线公布。越公开,客户就越信任,产生的公益筹资也越多。消费者、志愿者与公益机构还能在线互动,共享公益信息。

在陈凯看来,大学生可以为更多的社会组织“加载”公益功能,像“多背一公斤”就是由旅游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

降低门槛社会多扶持

柯惠新调研后发现,尽管“工友之家”产生了社会效益,现在也有了名气,但在发展上依然遇到瓶颈,比如成立之初申领的是工商执照,没获得公益身份,没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她建议,对公益创业类社团和非营利组织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在手续办理和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和鼓励。目前,部分省市已逐步开放对少数类型社会组织的登记审批,社会组织可到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陈凯认为,民政部门和相关企业可以设立大学生公益创投基金,为好的公益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优先采用他们的公共服务产品,也可鼓励民众通过设立相关公益基金的方式,吸引大学生创业。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公益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全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