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垄断优势到比较优势

——直接投资理论在中国的影响 通过企业组合优势凸现出的产业优势并不一定具有全球优势,可以是相对于一定区位的比较优势。国际

    ——直接投资理论在中国的影响
    通过企业组合优势凸现出的产业优势并不一定具有全球优势,可以是相对于一定区位的比较优势。国际投资理论中比较优势概念的精髓在于,它是在一定的投资区位中产生,是跨国投资的基本依据,也是使投资国和东道国双方受益的内在经济根源。
    本文首先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生发展进行了评述,并结合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评价了理论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中国利用外资变化的历程,运用理论观点归纳了国际直接投资发生的原因。在对中国海外投资评价的同时,试图从发展的角度辨证地找出一些理论的特征和思路。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述评
    1.海默理论的诞生及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起源于十九世纪上半叶,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形成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公认的奠基人是美国学者海默 (Stephen H.Hymer),他首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这标志着国际投资理论的兴起。海默认为有两个原因促使投资者采取对外投资以控制海外企业,一是保证投资安全,二是投资者具有某些特定的优势,使他有可能在东道国战胜当地企业,市场的不完善是这些优势存在的前提。与海默一脉相承的是金德尔件格(chades P.Kindleberger),1969年,他在《美国企业在海外》一书中指出:“由于外国公司具有某些超越当地企业的优势,因此外国企业不愿意与之分享特殊知识,这是外国投资者反对建立合资企业的原因。他进一步分析了跨国经营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认为这种优势主要来自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善:内外经济规模差异:政府对生产或进入的限制等。在他之后,又有尼克博克和凯夫斯(Richard E.Caves)等人从不同方面扩大了 “垄断优势”的内涵。在这一时期,还相继出现了维农(R.Vernon)的贸易理论、产品周期和工业区位相结合的理论:英国学者巴克莱(Pe— ter.J Buckley)、卡森(Mark Casson)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llan M.Rugman)的市场内部化理论。
    维农(R.Vernon)认为产品在市场上有周期特征,这个周期分三个阶段,即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阶段。各阶段与企业的区位决策、出口或国外生产决策有关系,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将影响企业生产的决策。
    市场内部化理论关注的是市场组织成本所引起的不完全竞争形态,尤其是中间产品市场的缺陷,当这种缺陷使交易成本不断上升或市场难以组织时,企业就要开辟内部市场作为替代,当这种行为跨出国界时,就出现了跨国公司。
    1977年英国学者邓宁(John H.Dunning)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理论模式),其主要观点是:企业要进行国际投资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是所有权优势,指企业因有某种独有的、国外企业企业无法获得的资产,使该企业在生产技术、规模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这是进行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第二,内部化优势,由于市场交易存在竞争壁垒、定价困难、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不完全竞争,为确保企业所有权的优势,通过内部化转移所获得的利益要大于交易市场所得,所以企业宁可选择对外投资。第三,区位优势,他说明了投资地点选择要受到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生产要素和运输成本、投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邓宁三要素的核心在于说明: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所有权优势是基础,内部化是实现这种优势的载体,区位优势是实现前两个优势的充分条件,三个优势的充分发挥与互相作用,可以使企业的跨国投资产生最大的整体效益。八十年代初,邓宁又提出宏观国际投资理论—“投资发展周期论”,该理论旨在从动态角度解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他把一国的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认为一国净对外投资的地位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当人均GDP达到4750美元时,该国就有了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净对外投资额为正值,并逐步扩大。按照他的理论,吸收外国投资能力强的国家,对外投资的能力越强。
    这一时期的国际投资理论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行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理论结果也由此产生。这种理论的特点在于针对性比较强,不足之处在于解释范围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邓宁的贡献在于他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在吸收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提高,进而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扩大了理论的解释范围,比较全面。从国际投资的实践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发展的轨迹基本符合这样的趋势。因此,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至今在国际投资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小岛清的理论
    小岛清(Kiyoshi Kojima)是日本经济学家,我国对他的理论有不同的称谓,如“产业选择理论”、“切合比较优势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小岛清认为以前对外投资理论都是以美国的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偏重于从企业的垄断优势去解释,而他从日本“贸易导向”的产业政策角度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是从那些即将丧失或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行业开始,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东道国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样可以发挥投资母国和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使双方获得利益。
    小岛清理论的基本涵义在于:一个国家的某些产业在本国已经或即将失去发展空间,(既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成为该国的“边际产业”,而同一产业在另一些国家可能正处于优势地位或潜在的优势地位,这样一国就应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小岛清的理论进步在于,他第一次提出了产业概念,相对于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垄断优势理论而言前进了一步。他提出的投资国与受资国同一产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生产函数,形成了比较利润差别,构成双方实物资产、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价格等经济资源的差异,这样就可以在双方形成更合理的生产要素组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他的理论为以后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3.近十年来理论研究成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深入,国际直接投资不仅在发达国家间进行,而且越来越多地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扩张。这种趋势促进了国际生产体系的扩大,促进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投资的欲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行为对传统的理论提出了挑战,这一时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相当活跃,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围绕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如何调整国际直接投资战略和投资方式以保持跨国投资的优势地位。第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有了很大发展,于是相继出现了许多研究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
    巴特尔和高歇尔(Bartlett,C and S.Ghoshal)提出了产品创新—接近市场—通过竞争降低成本的跨国投资模式,进一步完善工产且周期理论。库姆勒尔(Kuemmede)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和经营中其R&D国际化的驱动力来自增加公司现有知识存量或利用这一存量。
    上述学者的研究在于对传统国际投资理论的修正和补充,其目的在于验证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产品、技术、核心能力在国际间转移的特征,对于生产管理当地化战略;产品差异与本土化改造;在东道国建立研发基地等从理论上进行了归纳。
    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L.T.W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该理论指出,发从中国家的跨国企业比较优势来自于生产的低成本,这种低成本与本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他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首先,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以迎合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需求量有限的特征。第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有好多是为了满足海外同一族群的需求,特别是当海外移民数量较大时,这类海外投资更具优势。第三,由于市场的多元化,多层次,即便技术不先进,生产经营不大的企业,由于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仍然会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Saniaya Lall)技术地方化理论。—该理论提出,不但在生产技术上的原创性研究可以使企业具有优势,而且根据企业本身具有的生产环境对技术进行相应的改进也可以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引进技术后又进行适当的改造、消化和创新,更加符合当地的要素结构、产品质量、品质要求、消费晶位、价格和购买力,因而从这一点上说,比发达国家的产品更具有竞争优势。
    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反映了一个共同点,即强调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的竞争优势不是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这种相对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加适合当地市场条件的生产技术,因而在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市场具有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于欠发达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又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具备了竞争优势。
    坎特威尔(Cantwell)托林梯椰(Tolentino)进一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的行为,提出了技术累积—技术改变的理论他们从技术累积出发,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行为,从而把对外投资动态化和阶段化。二者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提高与其国际直接投资累积增长相关联,技术能力的存在和累积是国际生产活动模式和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顺序应为:首先在周边国家投资,积累海外投资经验;然后从周边向其他国家扩展直接投资;最后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为获得更加复杂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
    该理论表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从事海外直接投资,是在引进外资和技术以及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生产要素创造某些优势,从而提高了竞争力和综合优势来实现的。由于这个理论比较全面的解释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小泽辉智(Ozawa)的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该理论试图把跨国公司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作用与开放经济发展理论结合到一起。他认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阶梯形的等级结构,这种阶梯等级结构为发达国家创造了转移知识和技术的机会,为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提供了赶超机会,他提出了跨国投资的模式选择问题,这种选择应能够使国家现有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激发出来,并达到最大程度。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投资模式必须与工业化战略结合起来,将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和跨国直接投资作为互相作用的三种因素结合起来分析。按照这个理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要从吸引外资中提高本国的比较优势并不断增强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提高经济的竞争力。他认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动机是发展中国家从纯吸引外资转变成向海外投资的国家的基本原因,并把这种转换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第二阶段是外资流入并向海外投资转型阶段;第三阶段是从劳动力导向的对外投资贸易支持型向技术支持型的对外投资过渡:第四阶段是资本密集型的资金流入和资本导向型对外投资交叉发展阶段。
    小泽辉智的理论是继垄断优势论、投资发展周期论、产业选择论、比较优势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后,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要同国家工业化战略结合起来,他的理论优点在于,不仅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以不同模式参与跨国投资的必要性,而且还提出了选择原则和实现的步骤,即要以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为基础,以出口导向为条件,这是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一大贡献,进一步丰富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4.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概括总结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不长,但其研究是紧紧围绕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跨国投资的变化特点进行的。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可以分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基本理论是由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提出,又经金德尔伯格、维农、巴克莱、卡森、拉格曼、邓宁等人的补充和完善,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邓宁完成了有关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基本理论在总结、研究国际直接投资问题时,偏重于强调竞争优势的绝对化、静态化,认为企业优势是国际投资的前提条件,他们把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既成事实来研究,没有深入研究企业如何才能具备竞争优势。而应用理论更重视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相对性和动态性,产业选择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累积与改变理论、还有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都没有一概而论地认为发达国家企业就具有竞争优势,而是区别了不同产品、不同市场、不同区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具备的比较优势、相对优势和潜在优势的存在以及转化条件。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另一个脉络特征是,从研究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征到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比较优势,揭示世界经济发展变动趋势。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发达国家企业跨国投资为研究对象开始,延伸到对产业发展趋势和边际扩张方向的研究,进而从研究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选择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相结合,使得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更具有深度和广度,在发展中不断地深化和完善。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中国
    我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近几年逐渐引起经济学界的关注,这些研究有以下特点:
    1.从不同侧面揭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2.就某一观点或某一理论,分析其内核与揭示的现象;
    3.从学科理论诞生的时间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演变过程;
    4.就代表人物的背景、研究方法、理论形成过程和演变过程;
    5.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不同学术观点为基础,进行归纳分析;
    6.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划分为各种学派,提取其主要观点评价;
    7.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依据,分析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现象和问题。
    这些分析研究工作的意义在于:
    1.对于我们认识、了解国际直接投资发生和发展的原因、运动方向和规律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对于我们深入分析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3.对于分析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与对外投资的战略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4.对于我国境外投资的产业选择、企业选择、区域选择起到了借鉴作用。
    5.对于培育我国优势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但是,仅仅依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指导还不够,更主要的在于还要提取理论的有义内核,运用理论的普遍规律和特征,提取其思想方法,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辨证地对海外投资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启示
    经济理论的形成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任何一个经济理论都是要揭示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同时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国际投资理论一样,它是在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诞生的,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结合跨给投资的增加、国际生产体系的建立、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扩大而逐渐丰富起来。由于这一理论与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基本同步,因此,它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就更具有现实性。
    1.资本的国际流动
    从考查近几年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看,国际直接投资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互相投资。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有资料显示,欧美等国家的跨国公司借助其公司规模大、技术先进的优势,将其投资总额的70-80%投向发达国家,投资领域主要是资金需求量大、技术先进、经济规模大并具有全球性市场的行业,如航空航天、汽车及配件、石油开采和提炼,以及媒体和金融业。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向美国投资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都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但国土面积较小,消费市场的限制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规模。投资美国在于美国拥有庞大和健全的金融市场,先进的科学技术、科研环境和研究人才,二是进入美国不仅可以直接面对消费市场,同时还可以享受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条件,并拉近了与传统上的拉丁美洲市场的距离。
    第二,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料显示,欧美日等国家海外投资的20-30%是投向发展中国家的。1999年日本富士研究院曾经对欧美日一些跨国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日本有37%的公司计划向亚洲发展中国家投资,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而另一方面,欧美却有88%的公司打算向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其主要目的是获取中间产品;发展区域市场;形成全球化经营体系。
    第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向周边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投资。如我国的香港、台湾向内地和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的投资:亚洲国家新加坡、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在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而拉丁美洲主要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投资范围很少超出中南美洲之外,这种投资战略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第四,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投资。这种现象八十年代以后在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较为流行,从了解到的情况看,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香港在欧洲和北美的投资主要面对的是亚裔移民的消费市场。西亚国家和中东一些产油国的石油收入投向欧盟国家和美国,主要是参股发达国家的跨国经营。韩国七十年代投资重点是亚洲,八十年代以后转向了美国,其动机在于为获得一流的技术,在高科技发源地直接跟踪现代科技发展潮流,另一方面,也是为获得潜在的市场,利用发达国家撤出的机会占领当地和周边市场。
    2.我国引进外资的变化分析
    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源是港澳地区的“三来一补”,其次是以东南亚和欧美地区华人企业家投资为主,并且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项目平均投资额仅100万美元左右。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由于中国的开放度还不大,政策法规还在逐渐建立和改进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还不完善,外商来华投资是试探性的,主要看中的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沿海地区相对便利的运输条件,截止到1990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9.82亿美元。
    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外商来华投资规模、产业结构、地区分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1-2002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4,272.8亿美元,是改革开放前十年的22.51倍。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投资硬、软环境的大大改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中国的政治局势稳定和社会安定的结果。这一时期外商投资的特点在于,第一,除了来自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投资仍然占有很大比重以外,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迅速增加,其中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来源。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新加坡还有泰国、马来西亚也都大幅度增加了在华投资。根据外经贸部的统计,1999-2001年亚洲国家和地区与欧盟加上北美在华投资比重分别为66.45:22.35;62.35:22.45;62.90:19.32。第二,世界跨国公司500强企业有80%以上在中国有投资,他们依据资金和技术实力主要投资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以及中部发达城市和具有产业优势的其他地区的中国企业。第三,投资重点在加工制造业,最近两年更有上升趋势,占到外商投资总量的70%以上。以2001年为例,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 1.92:72.51:5.44,同比增长分别为32.96%;18.56%;5.44%,可见第二产业仍然是外商投资的重点。第四,投资地域从东部地区转向中部地区,并逐步向西部地区发展。据外经贸部统计数据显示,近3年来,外商投资西部地区的金额连续呈上升态势,增长幅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2001 年新批合同外资金额达到了44亿多美元,实际使用外资为19.24亿美元,均比上年提升15%以上。陕西、四川、重庆等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20%。第五,跨国投资系统化。大型跨国公司更注重加强制造业上游和下游项目的投资,即纵向一体化投资;注重加强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项目投资,即横向一体化投资。中国正成为地区研发中心、地区管理营运中心。近年来很多跨国公司正在酝酿把在华的投资性公司升格为在中国或大中华区的地区总部。
    从国际资本流动和我国利用外资的变化,结合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于企业海外投资行为可以作出以下基本结论:
    (1)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后,国内市场规模受到限制,就必须利用区位优势通过对外投资来扩大市场和经济规模。
    (2)当国内生产成本加出口费用大于投资于海外东道国的生产成本和出口费用时,为了保障预期收益和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企业就会选择海外投资。
    (3)企业可以利用东道国的要素资源和行政的市场空间,享受东道国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这在客观上增加了跨国企业相对于国内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
    (4)通过对外投资,在国外区域市场以至于全球范围内配置企业供应链,形成资产组合多样化,降低成本和投资风险,获得东道国市场开放的利益。
    (5)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增加了技术竞争优势和全球规模,来获取利润最大化的投资目标。
    (6)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战略选择来配置稀缺资源,创造比较优势。通过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培育出对外直接投资所需要的某些比较优势,进而利用这些比较优势参与国际投资使其转变为现实的国际竞争力。
    (7)当发展中国家在某些产业具备有较强实力时,可以针对继续发展的短缺要素从事以提升产业结构为目标的对外投资,通过境外投资建立起以本国企业为主的国际生产体系,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提升。
    (8)从动态角度看,任何国家的比较优势都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发生转移。当一国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动后,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也将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情况必须发生变化,资本和技术这两种生产要素由于不断积累变得丰富,这时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就逐步转移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上。
    3.中国的海外投资
    我国经济学界对于近些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一直比较关注,但注重的是现实状况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很少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的一般框架进行分析。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并结合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认识,中国的海外投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是从总量和地区分布上,第二方面是从企业构成和投资方向上,第三方面是从区域选择和行业分布上,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1)投资总量和地区分布。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公布的海外投资协议总金额123亿美元
    (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估计中国投向海外的直接投资总额约为150美元),遍及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其中对美国投资最多, 55,898.73万美元(项目个数也最多:329个),其次是香港地区47,316.81万美元、加拿大39,175.31万美元、澳大利亚31, 131.01万美元、秘鲁19,956.05万美元、俄罗斯12,965.52万美元。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在亚洲地区(包括香港)投资最多,达到 113,361.56万元,其次是北美、拉美和大洋州。
    (2)企业构成和投资方向。中国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股份制企业。这类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专业化生产配套,在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始走向世界,主要在海外从事国内稀缺性资源的开发,并逐步建立起国际化生产—经营体系。另一类是有实力的地方企业,主要是一些出口产品量大,在同行业中生产规模、产品性能和质量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以及特色产品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利用自己的产品优势,先以产品进入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而在东道国或大市场的临近地区,重新进行生产要素的配置,建立带料加工和本地化生产基地,取得经验进一步扩张的经验。
    (3)区域选择和行业分布。中国对外投资的行业比较多,由于我国产业规模大,行业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和企业不在少数,但是由于统计上的原因,不能全部反映出来,仅就了解的情况进行概述。自然资源开发(油气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海洋渔业资源等),主要在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秘鲁等国。农业、商业(养殖、种植业的生产加工、商场、宾馆、餐饮业等),主要在独联体和一些东欧、亚洲、非洲国家。一般加工制造业 (如纺织服装、食品、电器、小型机械、摩托车、五金工具等)分布比较广泛。高科技开发项目(如通信技术、光电技术、软件开发、家电产品的研发等)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
    以上的归纳分析说明,(尽管没有资料显示)无论是政府出于宏观战略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国有大型企业进行海外投资,还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主动的海外投资扩张行为,都已经客观地运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方法论。在对我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的浏览过程中,大部分实证性分析的文章,尽管没有主观引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但在对策建议中都阐述了产业优势所在和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虽然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其固有的特点,对外投资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模式和步伐,但是中国海外投资的实际发展基本上遵循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一般规律。
    尽管理论本身仍然在发展与变化之中,我们也不可能机械式地照搬某一理论来解释和指挥实际经济工作,理论的适宜与否具有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因此,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于:
    第一,中国如何实现海外投资的战略选择?
    作为纲领性文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了“走出去”的内容,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重要会议上谈到“走出去” 的必要性,一些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也在不同场合进一步阐明“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可见,“走出去”战略已经明确提上了日程。实现这一战略要从全球视角来认识中国,包括世界经济的格局和变动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优势与梯度转移;新技术的应用、新产业的形成对传统产业的挑战;垄断优势和相对优势的比较和转换;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中国经济的特征和产业结构的特点,结合实现第三步战略发展目标的关系,制订出海外投资的产业规划导向,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配套措施和管理方案。
    第二,企业选择—产业选择—区位选择的关系。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既要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合理内涵,又要借鉴理论表现出的一般规律和国内外经验,同时必须结合我国产业成长阶段性特征。
    在对外投资活动中要辨证地处理好企业—产业—区位选择的关系。首先,从微观上讲,企业是海外投资的主体,但是企业的决策过程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特别是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因此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从一开始,就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对外经济发展目标的约束。其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内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产业结构的调整即要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差异与互补,又要追踪、吸收和赶超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通过对外投资,可以建立国际生产体系来推动国内企业的重组,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的。这种特定的宏观经济背景,决定了我国对外投资的目标不仅仅局限在微观投资主体自身的经济收益和增长,同时还要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客观要求,反映宏观经济的总体目标。再次,产业优势的生成取决于该产业内不同企业经济优势的集合,产业内企业组合的优势决定了国际直接投资选择的方向。但是通过企业组合优势凸现出的产业优势并不一定具有全球优势,可以是相对于一定区位的比较优势,国际投资理论中比较优势概念的精髓在于,它是在一定的投资区位中产生,是跨国投资的基本依据,也是使投资国和东道国双方受益的内在经济根源。
    因此可以这样说,企业优势的集合决定了产业优势,产业优势包含了区位选择,选择了不同的区位,就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产业,选择了不同的产业也就选择了不同的企业。
    第三,政策与管理支持系统的建设。
    经过五十年的建设,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培育和形成了一批具有优势的企业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要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除了作好规划指导外,还要有相应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和海外投资企业评价制度。
    我国对外投资的历史不长,非贸易性投资主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是随着海外投资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九十年代后期,海外投资有了较快的发展根据我国优势产业的特点相应补充制定了一些新的规定,但是沿用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并没有根本改变,由此造成了两个弊端,一是无法全面地了解我国海外投资的具体情况,二是无法掌握限额以下境外投资项目的去向。这就使得我们很难准确的分析我国海外投资的规模、结构、效益情况,很难判断我国海外投资企业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很难监测海外企业的经营行为。
    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我国改革开放的要求,给企业创造“走出去”的良好环境,要对原有的审批权限和程序进行重新审定;完善金融、保险、法律、税收、进出口等方面的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海外投资企业的管理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