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发明家难产有缘由

中国大发明家难产有缘由
 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接受独家专访———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民族,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我们也非常清楚,近几十年来,国人期待的大发明却是少之又少,大发明家更是凤毛麟角。中国的发明家为何难产?近日,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前科技部部长朱丽兰透露,由中国发明协会设立的“发明创业奖”已经获批。这是一个专门为发明家设立的奖项。一个“发明创业奖”难道就能催生出大发明家来?借此机会,记者采访了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明廷华研究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重要的部分是技术,不是科学。”

  记者: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发明家,特别是能让普通大众记住的大发明家非常少?

 明廷华:对发明家,这些年我们宣传的不够,支持的不够,发现的不够。我们国家把科学技术两个词放在一块讲,这从根本上就造成了一个误区。在国外,科学家和发明家是有严格界定的。科学家就是科学家,发明家就是发明家。这是两类人,从事不同的工作。科学家主要是解决认识世界、解释自然规律的问题;而发明家是用科学的原理改造世界。

  要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重要的部分应当指的是技术,不是科学。因为只有科学变成了技术才能为生产服务。而科学要转化,这恰恰是发明家要做的事。技术这一块,这些年我们一方面强调转化,一方面又重视不够。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不重视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是我们政策上的一大失误。”

  记者:从政策方面讲,你认为有哪些原因导致我们没有搞出大的发明来?

  明廷华:科技工作细分下来,有三大块。分别为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实验发展。实验发展即我们所说的技术开发。我们国家注重的只是前面两个部分,而不重视后面的实验开发。

  现在,我们的科研经费也主要投在应用基础研究,而国外的投资则主要集中在实验开发。从经费来说,国外是后面大,前面小,而我们则


是两头小,中间大。这是我们政策上的一大失误。

  为什么好多的研究成果转化不了生产力,就是因为后面技术开发这一块太弱了,好多成果转化不过去。中间转化的这一根链条断了,或者说非常脆弱,到不了生产这边来。而发明家恰恰是在转化的环节上发挥作用。而我们国家根本上就忽视了这一块。所以,我们的发明家也就没有什么地位。

  记者:我们应怎样处理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

 明廷华: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没有必要给它太多的经费,也不应该要太多的人来搞,更没有必要每个大学都来搞。现在国内的大学,每个大学都在搞基础研究,这根本没有必要,这是很大的浪费。国内有几所大学搞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就足够了。国家应当只对两三所大学投入大量的经费,让他们把基础研究这一块搞好,而对别的大学,更多的让其投入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上来。

 由于我们不重视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导致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技能人才的断层。现在的高级技能人才特别短缺。比如说,现在的高级技术工人比博士的工资都高,但还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在上海,技术工人8000元一个月还招不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失误。

  “有限的资源被条块分割了,没有被充分地集中起来。”

  记者:我们在体制上还有哪些问题?

  明廷华:我们的高等院校是归教育部管辖的,而科研院所是归科技部管辖的,中科院又是直接归国务院领导。有限的资源被条块分割了,没有被充分地集中起来。最终是,该支持的都支持不够,结果谁也上不去。
有一位剑桥大学的学者来中国考察我们的生物技术研究,他回到英国后写了一份考察报告。我去英国考察恰好看到了这份报告。这位学者考察的6个单位分别是中科院的两家研究所和四所高校,北大、清华、中科大和复旦。他在报告中说,中国在生物技术方面有潜力,研究人员也比较多。但就中国的投资方式,要在国际生物技术方面领先很困难。因为每个单位搞的几乎都是同样的东西,每个单位的投入成本都


很有限。

 “素质教育我们喊了这么多年,说白了还是应试教育。”

  记者:现在许多人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质疑,如果从发明创造方面来说,我们的教育有哪些问题呢?

  明廷华: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我认为,我们最不成功的就是教育。教育的问题很严重,它影响了我们国家的整体创造力,也影响了国家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我们喊了这么多年,说白了现在还是应试教育。

  我们的留学生到了美国,遇到考试,考得很好,这是因为美国中小学没有我们抓得那么严。但要创新,要突破个什么东西,一下就可看出中国学生的弱项。

 剑桥大学有一位教授,他被我们国内的4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他到这4所大学讲课,让他不能接受的是中国学生不提问。这位教授在讲课时,他先把要讲的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上课时主要让学生提问,让学生和老师一块辩论。但在中国,一旦让学生提问,往往出现尴尬场面。没有一个学生会提问,这位教授很不理解,这些学校的学生要么提不出问题,要么是不敢提。这位教授的话值得我们深思。“你们怎么是这样一种教育模式?这怎么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来?”这些年,我们只注重为大学盖大楼了,而真正的创造型的人才并没有培养出来。

  记者:除了体制和教育上的问题,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创造型人才的出现?

  明廷华:我们的文化强调尊重师长,尊重权威,结果造成的结果是,我们都比较迷信权威,一见权威就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些年,我们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对标新立异。受这种思维定式的影响,我们的科技人才也往往不敢标新立异。而在科技领域,不标新立异就很难有真正的突破性成果。我们的文化从总的方面来看,不利于人们的创新和突破。为什么13亿人到现在一个诺贝尔奖没有,这就不值得我们反思一下?即使拿不出诺贝尔奖,有几个方面在国际上领先也行,但一个领先也拿不出来。现在终于有一个人,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算是世界领先,他就是35岁的中科大教授潘建伟。他是唯一一位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但了解实情的人都知道,恰恰他的成果不是在中国国内做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