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80后创业成功故事

一个农民80后创业成功故事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大学生,一个80后的创业者——金维德。春天的阳光明媚而安详。阳光下,金维德静静地打量着那两

一个农民80后创业成功故事
  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大学生,一个80后的创业者——金维德。
  春天的阳光明媚而安详。阳光下,金维德静静地打量着那两座建成刚满一年的鸡棚。这是两座现代化的鸡棚,鸡棚里乳头式饮水系统、恒温供热系统、24小时不间断换气系统、自动化排气系统一应俱全。正是产蛋高峰期,数千只母鸡咯咯叫着,不时有冒着热气的鸡蛋无声地滚落在一排排鸡舍下的铁丝架上。这些都是金维德的心血,唯有他才能体会出这喜悦背后的艰辛。
  2007年夏天,金维德从湟源牧校毕业了。和许多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一样,金维德也面临就业。一分之差让金维德与公务员岗位失之交臂。
  金维德是带着淡淡的失落远走兰州,到一家饲料加工厂打工。慢慢他就看出了门道:养鸡场投入少,见效快,是一个前景看好的行业。一个大胆的想法在金维德的脑海中浮现。一个月后,金维德辞职了。他揣着为数不多的工资,考察了武威、金昌、民和、乐都等地的养鸡场后,心中越发有底了。
  回到家,金维德见到父亲的第一句话就是,“阿爸,我不想上班了,我要在村里办一家养鸡场。”听了这话,老人的脸沉了下来。
  金维德家住湟中县鲁沙尔镇,父亲是银匠,比起村里其他人家,他家的生活要富裕许多。可老人一直抱有这样一个梦想,就是让金维德走出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成为城里人。老人好不容易盼到儿子大学毕业,没想到他还是要跑回来当农民!
  金维德理解父亲,可他有自己的想法,现在城里就业压力那么大,凭着自己的能力未必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还不如回到农村,干一番事业。再说自己学的就是动物检疫,办养鸡场连技术人员都不用请。
  听了金维德的打算,老人主动找儿子谈了一次话,想让他放弃。看着金维德一脸决绝的表情,父亲长叹一口气后,取出家里所有的积蓄交给了金维德。随后,金维德又申请到了湟中县的就业补助,没过多久,他的养鸡场就开张了,那一年金维德只有21岁。
  2007年6月27日,金维德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日子。这天,他购买的3000只鸡雏进入鸡棚,看着毛茸茸的鸡雏,金维德心里热乎乎的。
  然而,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4个月后,鸡开始产蛋了,可蛋出奇地小,根本卖不出去。
  金维德拉着一筐筐鸡蛋四处找买主,可是看着蛋筐里的鸡蛋,许多人都摇头离去。金维德就在大街上摆了一个摊,廉价推销那些小得不像样子的鸡蛋。鸡蛋的销路很差,看着摊子前来了又去的行人,眼泪在金维德的眼眶里直打转。他明白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功夫不负有心人,金维德再次收鸡蛋时发现,鸡蛋“长大” 了,金维德立刻着手找销路。
  那段经历是艰难的。一次次找超市老板说好话,一次次找销售商谈价钱,金维德黑了,也瘦了,但金维德的真诚打动了许多人,很快,湟中市场上销售的鸡蛋就全部由他供应了。
  金维德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他说,现在养鸡场每天能生产七百多斤的鸡蛋,至少能挣四五百块钱,这还不算卖鸡粪和淘汰母鸡的钱。
  手里有了钱,金维德想今年再盖两座鸡棚,增加鸡蛋产量,争取打入西宁市场。
  去年,金维德的一位同学来看他。谈起毕业后的经历,这位同学感慨道,现在的工作实在是太难找了,很多同学至今还在家里待业,这话给金维德的触动很大。金维德说,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城里不好就业,就要利用自己所学,到基层施展才华,更何况现在党和政府提供了这么好的政策和条件,是观念的转变拓开了一条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