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故事:摩托车国王尹明善白手创业故事2

他真是孤独。为了凑钱卖机器、租厂房、办执照、付工人工资,他闷闷不乐地活动着。他自己哪里有什么钱呢!56岁了,存折上只有3万元,这是他现有的全部积蓄。
    他决定找亲戚“入股”!到了亲戚家,喝了一口茶他就开口了,亲戚听了半天后打断他的话说:“二叔啊!你曾经车过一颗螺丝吗?你知道摩托轮子是怎么转的吗?1
    他只好说不知道。这个疯癫癫的人发现亲戚处没门,又转找朋友。天天串门,跑到人家里,像做政治思想工作一样劝别人加入他的生产摩托车零件的计划。末了,他还把每个人带去曾家参观一番。
    所谓去曾加参观,是这样子的:
     先把朋友带到曾家开的作坊处,离得远远的,他指着那屋给朋友看。总结的话是:“实在很简单的,你看,就那间房里。”继而,他又带朋友穿过天坎,爬上一段公路,指着公路上方的一幢五层楼房说:“你看,曾家就是开这个厂赚的钱。去年,他还一家七口挤在老上桥煤校边的一间屋里呢!现在这厂房起码也要花个二、三十万吧。”
    有两次,他还把朋友直接带到楼前的晒坝里,更近一些参观。因为有一条大狼狗,拴在楼梯间,他不敢靠得再近了。
    尹老先生苦苦想出的这一招起了关键性作用。经过数月,终于说动了9个朋友,每人出2万,他自己出2万,一共20万,搞个“股份制”厂。
    尹老先生来工商局注册,可工商局的条条框框吓出他一身冷汗。“开厂?行埃注册资金200万以上,先划到指定账户滞留三月,称为验资;然后我们派管理人员验场地、验设备……”这每一条都是刹手锏,目的好像就是阻止他开厂。
    尹老先生受到挫伤。又八方找关系、托熟人,看看有没有后门。一个精通此道的给了他建议,“你就办个所吧。厂和公司条规苛严,所就没那么严了。验资只要10万元,也不管你的场地是茅草屋还是金銮殿,因为条规上没写。”
    从此,一个名叫“力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的牌子,约一米五长、二尺宽,立在磨厂斜对面的公车站。前总理李鹏去参观时,也顺着那个牌子指的箭头往里走;到再后来,还
用着研究所的牌子,他已经赚了几亿了。
     开张伊始,他也生产反光镜架。可这玩艺儿远不是他当初心里盘算的那样,机器一响黄金万两,而是令他大失所望,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做的人多,利润非常微薄,几乎不亏不赢。开个厂也就等于解决了几个工人和他吃饭!这个总是若有所思的人,反来复去想,别人又是怎么赚钱的呢?但终不得其果。
    后来他又生产弹簧、脚踏板、轮胎钢圈钢丝等等,但情况还是变动不大,仅比生产反光镜架微微好一点,除了饭钱,一个月下来,也就没几块钱剩下了。股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一个说,“这个月算来,我可分一块七角钱的红利了”;另一个说,“存银行多好,也有20多块钱呢1
    尹董事长岂有心里不急之理,但急又有什么办法!
    他郁郁寡欢的样子,整天,满脑子的摩托车零件在旋转。这个整天脑子转的人,转了一辈子,终于转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节骨眼上了。
    他从西郊公园出来,等人。人没来,打电话去,对方说改天再约。正准备回去,突然想起既然来了扬家坪,不如去建设厂维修部看看。
    建设厂财大气粗,维修部就在黄金口岸的街心花园附近,柜台货架上摆着各样零配件,应有尽有。尹老先生躬着腰,朝玻璃柜里看,他的眼晴落在写有“发动机部件”的纸标牌上。原来发动机拆散了就是这些零件啊,以前倒没见过。他突然想生产发动机零件。
可转念一想,不行。他卖给谁呢?重庆的所有像他这样的散户,开作坊的目的就是要向本市的两大摩托车巨头——“嘉陵厂”和“建设厂”供货。但这两个厂自己都不生产发动机,而是从河南进的。
    他突然心里一亮,那我何不直接做成发动机卖呢。既然他们从河南进货,想必本地就没有人做这个货。想到这里,他高兴了。当即买了各发动机零件,出得店去,回了张家湾。
    到了他的作坊,他站在院坝里透过玻璃向师傅招手。师傅出来,两个人就搭着凳子坐在坝里,尹所长把零件取出来摆在水泥地上。他对师傅说,这是发动机各部件,你把它装成一台发动机。师傅去取来图纸,对着零
件观察了一会儿,说,没问题,下午就弄好。
    尹所长下午看到的这台发动机和摩托车上的一模一样,心下欢喜,一年中很少有几次露出笑容的脸漾出了一些笑意。师傅自己试过了,这会儿再给老尹试一遍,他接上电源,发动机就在院坝的水泥地上“突突突”地响了开来。
    尹所长提着他这台简单拼凑的发动机去嘉陵厂投石问路了。负责采购的一看是发动机,来了兴趣,他长年跑河南进货,早已不耐烦了。一听口音知是本城人,既然有人送货上门,何不乐得轻松,负责人说,“你先坐坐,喝喝茶,我去去就来。”
    说着,提了发动机去检验科了。回来的时候,人还未坐稳,便快人快语:“可以,每台1998元。河南进的也是,统一价。你什么时候送来?”
    “下周四吧。”尹所长回道。
     这一下尹老先生的心情舒畅了,从嘉陵厂的支路走出来,站在双脾的车站,公交车过了4辆了,他还不上车,在那儿站着。原来他头脑里在盘算利润。虽说老先生年近60,但记忆尚好,完全与人们常说的“人老见忘”对着干。他回忆起在建设厂维修部买的那一包他根本不知名字的零件的价格。总计是:1400元。他乐了,每装一台发动机,赚598元!如果自己生产零部件,那岂不更是大赚特赚!
    装这么一台发动机的工作流程,不过是去建设厂维修部买来零件,在他的这个作坊里一装,然后就卖。这大出他的意料。
    回到厂里,他又在院坝里透过玻璃窗对师傅招手。他给师傅说,我们来自己生产发动机。马上加班加点。下个星期三最少出一百台出来。
    师傅这次一瓢冷水泼在他心上。
    “尹所长!开玩笑!这些零件我们生产不出来!要大设备,一台就七、八百万!我们这几台机器还差十万八千里呢1
    尹老先生一听,愣了半天。不开腔。
    尹老先生招开股东会,宣布了他的新赚钱方案。九位股东一听也来了劲。他还布置了九位股东的工作方法:每天换一个人去建设厂维修部买配件,尽量不要让对方觉得是大买主,分次分批去买。更不能让对方察觉背后是一家。如果对方一旦察觉,封锁向我们出
售,那戏就演完,这个钱我们就赚不到了。同时立即寻找市内可加工这些零件的厂,向他们下订货单。两条腿走路。如果零件订购完成,那也就不怕对方封锁了。
     本次会议之后,各位股东整天跑得脚板都在飞,作坊里的工人也累得东倒西歪,加班加得不舍昼夜。一桩奇异的大红生意拉开了序幕。常言道,赚钱不难;难不赚钱。就这么一买,一装,一卖。距离不过六公里,坐公交车不过半小时。奇迹却在静悄悄地生长。张家湾某个民房里面,一台一台的发动机迅速生产,每一台就是 598元的毛利。解放汽车一车一车地送向嘉陵厂。
厂子每天扩大,整幢大院,全租了下来。工人越招越多,一个月后,就增加到一百人。滚滚利润来了。
    但好景不长。纸里包的火透了出来,由于购买量过大,建设厂维修部在4个月后终于发现了原来沙坪坝上张家湾有个老头大批量购买零件装发动机一事。一纸禁令,封锁向此人出售。
    但尹老先生经4个月的发展,已羽翼丰满,可谓轻舟已过万重山。自己订购的关键部件全部到位。没有你的零件,太阳照样升起,发动机照装。而且,发动机外壳上多了一行字“力帆—轰达出品”。
    1992年6月到1993年6月,这短短的一年内,生产发动机,静悄悄给尹明善赚了500多万纯利润。500多万元,在现在来看,也还是个稀罕数字。
     尹明善有了500多万元资金,他一狠心拿出50万搞开发,研制出当时全国独一份的10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消息传出,浙江钱江集团主动上门要求一年包销8 万台。接着尹明善又一鼓作气,投资100万元开发出100毫升电启发动机,两个“全国没有”,一下子就为尹明善赢得3100万元。
    尝到创新的甜头,尹明善一发不可收拾。
    从投机组装,到技术创新,一脉相承,此后,他的企业几乎半年就推出一个新品,现在每月就能推出一个全国没有、甚至全世界没有的新机器。研究所门前车水马龙,厂商提前几个月打来预付款,天天到厂门口排队取货,以致公司每星期都得到机场包机发货,然后又把摩托车发打到世界各地。又投资足球。又投资报业。成为大富翁。然后这样那样一串荣誉和职位送给他。这些既轻而易举,读来也枯燥乏味,就不陈述了。无论成功后满世界的文字怎样吹捧他,但不读这个原汁原味的故事,你等于什么都没读。